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干旱环境下许多土遗址都存在片状剥离病害,该病害的存在不仅严重破坏了土遗址的外观形貌,还会进一步发育成其他病害从而影响遗址保存。近年来,一些学者针对片状剥离病害提出了防治方法,但在工程实际运用中却依然缺乏长期有效的加固手段。本文尝试利用近年来广泛应用于水土保持和风沙防治的苔藓防治片状剥离,以期能够拓宽苔藓在干旱环境下土遗址加固中的应用。本文以青海贵德古城为例,利用苔藓加固城墙片状剥离。首先,在野外试验中施加营养液促进遗址表面苔藓生长,并测量苔藓生长前后土体表面贯入阻力的变化。然后,室内分析苔藓的加筋作用和固土效果,并对比分析苔藓生物结皮和片状剥离结皮水稳定性的差异。最后,将墙面土层样品划分为六个亚层,从微观角度分析苔藓生长前后各土层微观结构、矿物成分、颗粒粒径及盐分含量的变化。主要结论如下:(1)野外试验发现:糯米浆液特别是浓度为2%的糯米浆液能够有效促进苔藓生长。苔藓生长后墙体表面贯入阻力增加了56.51%,墙体微小裂隙也得以修复。(2)室内试验表明:苔藓对片状剥离土体有加筋作用,能提高土体强度;能够加固根系周边土体,被加固的土体重量达苔藓重量的3000多倍;苔藓加固后结皮层抗雨蚀和抗冲刷能力得到大幅提升,抗崩解性显著增强。(3)微观试验表明:苔藓存在较多须根,会对剥离土体形成绑扎,并加强结皮层与夯土层之间的连接;苔藓生长过程中不会改变土体矿物成分,也不会促使不同矿物在土层中发生层间运移;苔藓生长会对遗址产生风化作用,使土层中颗粒变小,但这种风化不会降低遗址的强度;苔藓的生长会吸收盐分和促进盐分层间运移,降低了粉化层中盐分含量,有效遏制了片状剥离的再生。各类试验结果表明苔藓生长后遗址表面土体强度、抗冲刷雨蚀性能和工程性能都得以提升。因此,采用苔藓加固干旱环境下土遗址片状剥离的方法是可行的。苔藓作为土遗址保护的新材料新方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工程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