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比较不同脂耐量人群高脂餐前后血清载脂蛋白B48(ApoB48)水平的变化,并探讨ApoB48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关系。方法:河北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门诊招募志愿者。完善常规健康体检及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后,将检查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人纳入为研究对象。所有受试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行口服高脂餐试验(OFTT),分别在空腹及餐后2h、4h、6h、8h采血检测脂代谢相关生化指标。高脂餐前后血清A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不同脂耐量人群高脂餐前后血清载脂蛋白B48(ApoB48)水平的变化,并探讨ApoB48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关系。方法:河北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门诊招募志愿者。完善常规健康体检及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后,将检查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人纳入为研究对象。所有受试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行口服高脂餐试验(OFTT),分别在空腹及餐后2h、4h、6h、8h采血检测脂代谢相关生化指标。高脂餐前后血清ApoB48的水平使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进行检测。根据受试者空腹及餐后4h的血清甘油三酯(TG)水平将受试者分为三组:1脂耐量正常组(NFT,0h TG<1.7mmol/L且4h TG<2.5mmol/L);2脂耐量减低组(IFT,0h TG<1.7mmol/L且4h TG≥2.5mmol/L);3高甘油三酯血症组(HTG,0h TG≥1.7 mmol/L)。参考2018年非酒精性脂肪肝性肝病诊疗指南中关于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诊断标准:无饮酒史或饮酒折合乙醇量<140g/周(女性<70g/周),除外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病、全肠外营养、肝豆状核变性、自身免疫性肝病等可导致脂肪肝的特定疾病;肝活检组织学改变符合脂肪性肝病的病理学诊断标准。应用SPSS26.0软件分析ApoB48水平与NAFLD的关系。结果:1、NFT、IFT和HTG三组人群的年龄、腰围、BMI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腰围和BMI随脂耐量减低而升高;三组人群空腹TG、LDL-C、VLDL-C、Apo B、ApoB48水平也随着脂耐量减低而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三组受试者的餐后各时间点TG、VLDL-C、HDL和ApoB48水平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TG、VLDL-C和ApoB48水平随着脂耐量减低逐步升高,而HDL-C水平则逐渐降低。进食高脂餐后,NFT组TG、VLDL-C和ApoB48水平均在餐后2h达高峰,而IFT组及HTG组的TG、VLDL-C和ApoB48水平分别在餐后4h、6h达到高峰,并且HTG组的高峰明显高于NFT组和IFT组。3、空腹ApoB48水平与年龄、收缩压、腰围、BMI、TC、TG、血糖水平呈正相关。4、根据空腹血清ApoB48四分位数将研究对象分为四组,从Q1组到Q4组,NAFLD的发生率分别为7.04%,16.00%,23.07%和33.33%,Q4组与Q1、Q2、Q3组NAFLD的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3,P=0.018,P=0.027)。结论:1.空腹ApoB48水平与TG水平呈正相关,随着脂耐量减低,高脂餐后血清TG水平峰值增加且高峰延迟,高脂餐后ApoB48分泌增多与TG的清除障碍相一致。2.血清ApoB48水平与NAFLD的发生密切相关。随着ApoB48水平的升高,NAFLD的发病率也逐渐升高。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影响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压力性损伤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探讨Braden、Waterlow、汉化版Munro三种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量表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及最佳临界值,为临床选择最佳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量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方便抽样法分别选取某两所三级甲等医院老年病区2019年8月~12月、2019年10~11月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压力
第一部分老年食管癌术后出院患者营养状况调查目的:了解并分析老年食管癌术后患者出院时的营养状况、营养支持情况及术后第一次复诊时的营养状况、放化疗延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胸外科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的196例老年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纳入的196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44:1,平均年龄(66.35±4.22)岁;病理分期为Ⅰ期者19例(9.69%
目的:应用便携式多导睡眠监测仪监测记录个体日常生活工作下的居家的整夜睡眠参数;分析该种设备对睡眠监测的意义。方法:2020年5月至2020年7月采用基于AASM标准的便携式多导便携式睡眠监测管理系统应用同一台仪器分别对4名受试者单独进行日常生活工作下的居家连续6个夜晚的睡眠监测,收集:总记录时间;总睡眠时间;总清醒时间;睡眠效率;N1、N2、N3、REM的持续时间;N1、N2、N3、REM比例等数
第一部分:社区老年人生活空间受限现状目的:调查社区老年人生活空间受限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石家庄市311例65岁以上的社区老年人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资料、生活空间测评量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工具性日常生活量表、简易体能状况量表、简版老年抑郁量表进行资料收集。结果:48.2%老年人存在生活空间受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慢性
目的:补体系统是机体固有免疫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补体系统的激活有凝集素途径、经典途径和替代途径三种方式,其中凝集素途径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凝集素途径由血浆中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annanbinding lectin,MBL)直接识别多种病原微生物表面的N-氨基半乳糖或甘露糖,进而依次活化MASP-1、MASP-2、C4、C2、C3,形成和经典途径相同的C3与C5转化酶,激活补体级联酶促反应的活化
目的:颅眶交界区内走行神经血管相对较多,亦是颅底疾病治疗最为复杂的区域之一,使得颅眶交界区疾病的诊疗成为研究热点。本研究引入三维重建技术,用于视神经管相关结构的显微解剖中,明确视神经管与周边解剖的关系,探讨三维重建技术在视神经管相关结构的显微解剖中的应用效果,为视神经管骨折重建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20年8月单侧TON患者38例作为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完善有关检查
目的:本研究以成年昆明小鼠为研究对象,首先用D-半乳糖制备急性致衰老模型,然后给予运动干预,从细胞凋亡角度来探讨运动对衰老动物大脑皮质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1.实验动物的分组:选择40只健康雄性昆明小鼠,清洁饲养。将动物随机分为四组(n=10),对照组(不采用任何方法)、对照运动组(加跑轮运动)、模型组(注射D-半乳糖)、模型运动组(注射D-半乳糖后加跑轮运动)。2.模型制备:D-半乳糖(125
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OTA)是由曲霉菌属和青霉菌属的某些菌株产生的一种真菌毒素,其在自然界中的污染非常普遍,广泛存在于粮食、饮料、饲料和动物组织中。研究发现OTA具有肝毒性、神经毒性、免疫毒性、致癌性等生物学效应。由于其自然源性、普遍存在性及较高的化学稳定性,OTA在食品加工、储存或运输过程中均可产生并长期存在,人类不可避免的每天都会或多或少的摄入OTA。本研究团队前期研究表明
目的:机械力学刺激主要包括牵张应力刺激和压应力刺激,适宜的牵张应力刺激已经应用于骨折修复、牵张成骨以及正畸牙移动等领域,现已有很多研究证实了合适的牵张应力刺激会对成骨细胞产生这种促进作用。但是压应力对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影响,尚未有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来证明,因此,本研究收集相关的压应力刺激对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生长影响的文献,整合数据,旨在系统评价压应力对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通过电
目的:本次研究通过建立急性百草枯暴露的大鼠模型,观察分析不同百草枯暴露剂量及暴露后不同时间对大鼠脑黑质部位小胶质细胞表型分化的影响。方法:选择36只SPF级健康雌性Wistar大鼠,按体重编号,随机分为3组:对照(生理盐水)组、25mg/kg百草枯暴露组和45mg/kg百草枯暴露组,每组12只。采用一次性经口灌胃方式染毒。每组再随机分为3个亚组,分别于暴露后第18天、39天及69天,进行相关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