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领导驾御力的多角化经营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经济处于持续变化中,作为经济基本元素的企业,在适应这种变化的环境中,谋求生存和发展。企业的成长也如其他生命有机体,常常呈现出一种阶段性的特征,新阶段的进入往往以突破旧的结构框架为前提,公司多角化战略就是突破已有业务专业化成长的制约,探询新的利润成长空间的结果。 本文从多角化经营的历史渊源和思想理论渊源,以及我国企业高层领导对多角化经营的认知现状调研出发,构架了多角化经营的机理与模式研究框架(第1章)。分析了多角化经营有效性与公司成长的关联关系,提出了基于领导驾御力的多角化经营理念构想,认为领导驾御力是企业战略环境理论、产业竞争理论、资源能力基础理论、认知互动理论的自然逻辑演进,是企业多角化经营的利基(第2章)。从而为多角化经营机理与模式的研究奠定实践和理论的基础。 公司多角化战略的形成始于决策。多角化业务决策不同于完全新创企业,可有许多既有优势依托,决策理念的形成具有很强的偶发性。第3章着重探讨了这种偶发性,分析了多角化决策过程中高层领导(团队)对各种关键战略要素的柔性确认的机理,同时在典型案例基础上,提出了领导驾御力的多角化战略柔性决策的机理与模式。 多角化战略导入主要包括自主开发和并购两种模式,模式的选择根本取决于二者的经济比较,核心能力是业务拓展的依托,而不是模式选择的根据,第4章分析了这两种导入模式选择的机理,考察了经济转型中的我国企业多角化拓展方式的特点及改善渠道,为两种多角化拓展模式的研究奠定理论与实践基础。根据高层领导对多角化经营的认知调查,第4章还分析了多角化自主业务开发条件,同时基于企业典型案例,探讨了多角化业务开发过程中的领导班子选型、业务开发战略重点、战略控制及组织流程设计。 第5章研究了战略并购的条件,构建了追求协同融合的战略并购整合体系和模式,并对领导驾御下的整合若干重点环节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并购整合的模糊评价体系和典型案例测评实验。 公司多角化经营就是要谋求多业务(与环境)之间的共同成长和共同进化,这就需要业务间形成有机的结构。第6章探讨了多业务组合的思路、模式、战略重点及持续竞争优势的构建;分析了公司多角化战略重构的内外部动因,并基于典型案例分析,深入研究和探讨公司三个层次重构的机理和基本模式。通过构建了一个多角化集约经营的熵权系数优化模型,本文尝试对多业务投资组合或追加投资组合的合理安排。 有效的多角化经营依托高效的领导驾御。基于前几章的研究,第7章再次把目光聚焦到高层领导团队及其驾御力的展示机理和运作模式探讨,提出了以领导控制与平衡、内外部激励和知识管理为基本要素的领导神经网络模型,演绎了实现多角化经营有效性的领导职责与领导驾御力的关联系统。 第8章则以前面的内容为基础,以中国上市公司多角化经营的数据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基于领导驾御力的多角化经营与公司绩效、公司总资产规模之间的关联关系,并在一定程度上验证全文的理论基础和战略观点。
其他文献
通过矩阵变换的方法获得了逆矩阵Γ分布的熵,并进一步推导出逆Wishart分布的熵,从而为利用最大熵原则评价逆矩阵Γ分布作为先验分布的有效性奠定了基础.
以市场为取向的中国经济改革在过去28年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种强劲的经济增长使得中国大陆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和地区。取得如此成就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中国民营
"网约车"将互联网联通共享的特性加入传统出租车行业之中,不仅提升了行业的竞争水平,还推动社会的进步。当下需要完善制定更加合理合法的"网约车"立法,明确行政监管制度以及
物化是指商品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表现为物与物的关系。19世纪中叶,随着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物化已经成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冷漠成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常态。《茶花女》通过讲述
烟草危害是当今世界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是人类健康所面临的最大的可以防御的危险因素。烟草中的尼古丁是一种神经毒性物质,有成瘾性,长期使用会中毒,还会引发冠心病、心肌
林木种子的采集是一世界性难题 ,许多国家均对此进行了研究 ,涌现出了许多新技术、新设备。“林木种子采集新技术及关键设备研究”为我国林区特别是山地林区高大珍贵树木的采
9月初的上海,尽管偶尔飘过一阵短暂的雷雨,但依旧闷热异常。不过,更为热辣的“全民皆舞”风潮不久将从这个摩登城市蔓延至全国。
宁夏农垦从1962年开始规模化饲养奶牛,至今已有52年历史。近年来,宁夏农垦奶业发展迅速,已成为自治区乃至全国的优质奶牛养殖和优质牛奶生产重要基地之一。目前全垦区奶牛存
为了解红树林碳储量及碳汇效能研究的发展趋势和特征,使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对基于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检索获得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有关红树林碳汇效能研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