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协同触发的融合网络业务提供机制的设计与实现

来源 :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zmat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络的技术融合推动了传统通信增值业务的变革。一方面,随着融合通信网络的发展,数据传输逐步高速宽带化的同时网络侧也具备了更为强大的媒体处理能力,提供业务的能力得到了极大的增强,业务的提供方式也随之丰富;另一方面,作为接入设备,智能移动终端上日益丰富的上下文数据采集装置以及更加智能的计算能力则催生了用户对移动通信增值业务个性化的需求。针对融合网络业务发展的需求,3GPP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在R5阶段引入IMS (IP Multimedia System),提出了在全IP网络上为运营商提供端到端的IP业务控制能力,进而向移动用户提供多媒体业务的融合网络体系架构。然而,在IMS体系架构中,业务的触发模式会导致单点网络负载压力过大和服务响应延迟时间等问题,更无法完全适应针对用户终端上下文信息灵活提供业务的发展趋势。本文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并设计实现了一个基于移动终端P2P (Peer to Peer)通信中间件的融合网络业务提供机制。该机制将终端P2P通信以及计算能力进行结合,使得传统集中式的业务控制与执行转化为终端间基于上下文信息协同的业务触发和终端与服务器间部分业务的迁移执行。通过与原有IMS业务机制的对比,说明本机制在降低网络负载的同时,在利用终端计算和情景感知能力方面,业务触发和执行更加的多样灵活,充分了满足用户对业务触发个性化、上下文相关的需求。本文第一章介绍了融合网络业务机制的研究背景和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二章简要阐述了本文所涉及的相关技术。第三章对该融合网络业务机制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注重对业务的触发模式和运行进行了讨论。在第四章中根据业务机制的流程,进行了实现系统的需求分析。第五章进行总体架构设计和具体移动P2P中间件以及相关网络功能实体的开发实现。第六章描述了测试环境部署、典型测试用例,并通过一个实际业务场景对该业务机制进行了验证。文章最后对全文简要总结,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展望。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海量数据的存储与处理需求对大规模存储系统的存储空间利用率和数据安全性方面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越来越多的大规模归档存储系统采用重复数据删
随着当今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J2EE平台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基于B/S架构的信息化系统来加快自己的企业信息化。产品与服务的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发展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