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正处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一系列的制度和体制亟待完善,其中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尤为重要,关系到国民的基本权利和根本利益。相对于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我国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进展明显缓慢。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滞后,不仅影响了整个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与完善,制约了全国事业单位人事体制改革的步伐,延缓了全国及省市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形成,而且也加重了国家及地方的财政负担。上海市作为我国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的5个试点省市之一,其养老保险制度、人口老龄化程度、经济发展水平等相关因素与其它几个试点省市都有很大不同,在全国范围内具有重要的研究、试行和示范意义。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的可持续是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关键所在,核心问题是把握基金收支缺口及转制成本,考虑政府财政及个人负担能力,竭力确保制度财务上的可持续性。因此,本文以上海市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为主要研究对象,对上述问题进行逐一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论文包括三方面内容,首先从我国部分城市及上海市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的现状出发,总结和分析了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的研究背景和意义,通过分析相关理论及制约因素,阐述了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然后,以上海市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为研究主体,基于动态人口发展模型构建了上海市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测算模型及转制成本测算模型,运用回归方法预测了上海市地方财政及事业单位职工个人负担能力,进而分别基于基金收支缺口、转制成本、地方财政负担能力及个人缴费率、个人负担能力,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分析了上海市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未来10年发展的可持续性,并提出相应的预警机制;最后,提出了实现上海市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