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实验选SD大鼠6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假手术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针刺对照组、局贴对照组、穴位贴敷治疗组,每组各10只。针刺对照组取常规穴位针刺;局贴对照组在手术创口局部膏药贴敷;穴位贴敷治疗组将膏药贴于“肾俞”、“气海”、“带脉”、“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昆仑”。测各组机械痛阈测量及右胫前肌肌电图,进行神经根的组织形态学以及脑组织5-羟色胺含量的观察。
结果:①机械痛阈值比较:大鼠痛阈值假手术对照组、针刺对照组、局贴对照组、穴位贴敷治疗组与空白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模型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针刺对照组、局贴对照组、穴位贴敷治疗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穴位贴敷治疗组与体针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穴位贴敷治疗组与局部贴敷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大鼠肌电图异常比较:治疗后大鼠肌电图比较,穴位贴敷治疗组与针刺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穴位贴敷治疗组与局贴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5-羟色胺含量比较:5-羟色胺含量假手术对照组、针刺对照组、局贴对照组、穴位贴敷治疗组与空白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模型对照组低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针刺对照组、局贴对照组、穴位贴敷治疗组5-羟色胺含量均高于模型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差异(P<0.01);穴位贴敷治疗组5-羟色胺含量与针刺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穴位贴敷治疗组5-羟色胺含量与局贴对照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④神经组织学观察:模型对照组可见神经纤维束排列紊乱,失去完整性,充血、水肿明显,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空白对照组大鼠神经根可见神经纤维排列整齐紧密,轴突结构清晰;穴位贴敷治疗组可见大部分神经纤维恢复正常,水肿基本消失,间质中散见少许炎性细胞;针刺对照组与局贴对照组的病变均介于模型对照组与穴位贴敷治疗组二者之间,神经纤维排列疏松,轻微水肿,炎性细胞浸润。结论:穴位贴敷通过减轻神经根的炎性水肿,增加中枢5-羟色胺含量,促进腰椎间盘突出受损神经根功能的改善,减轻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