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译是不同地域的人们之间相互沟通交往的结果。人们对于翻译的研究从未停止,进而提出了大量的翻译理论。在很长的一段时期里,翻译理论的研究重点大多停留在对语言形式及文体风格等方面的静态对比分析上。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翻译理论的研究开始涉及从认知角度来探究翻译的思维过程。概念整合理论作为认知语言学范畴的一个分支理论对翻译思维过程的研究做出很大的贡献。概念整合理论认为认知行为是心理空间整合的结果。当人们进行认知活动时,头脑中会进行一系列基于心理空间的整合操作。翻译是认知活动的一种,因此我们可以运用概念整合理论对翻译过程进行研究。翻译的概念整合过程包括四个空间:原文空间,译者的心理空间,类属空间与整合空间。概念整合理论的基本框架网络分为四种:独立框架、框架网络、单边框架与双边框架。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作为主体参与概念整合的每一步骤并在每个框架网络中起主导作用。随着人们商务活动的范围拓展到国际市场,商务英语逐渐发展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社会影响力日益增强。模糊性作为语言的一种本质属性在商务英语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商务英语模糊性的翻译研究近年来得到许多语言学家的关注。对于商务英语模糊性的翻译研究大多是从翻译方法角度进行的,而本文的研究方向为翻译的心理认知过程。翻译的心理认知过程研究是翻译方法研究的基础。通过本文作者论证了译者无论是在空间映射的过程还是在空间整合的过程中均起主导作用。本文根据概念整合理论为基础的翻译框架网络结合大量实例论证了在商务英语模糊语言的汉译过程中译者在概念整合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特别是在整合空间里,译者的对译文的创新性及主导性得到最好的体现。本文的应用价值体现在:通过对商务英语模糊语言汉译的认知过程进行分析,可以更好的将译者的思维意向传递给译文的读者,为商务英语模糊语言翻译方法的研究奠定一定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