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长期遭受种族主义、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迫害的美国黑人,随着他们的权利、自由意识的增强,发起了一系列大规模的民权运动。此次运动公开蔑视南部的种族隔离法律,制造出一种危机性的政治压力,迫使国会通过了最具影响力的、落实黑人宪法权利的美国《1964年民权法案》。 对美国《1964年民权法案》的解读,本文着重分析了这样一些问题:宪法与民权之间的关系和美国宪法与民权法案之间的关系及理论渊源;民权法案的诞生背景以及它的具体内容;该法案在美国历史上产生的积极影响。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分析与解答,可以对美国《1964年民权法案》有一个比较准确的认识,并最终把握其蕴含的历史启示。解读美国《1964年民权法案》,领会和理解对公民宪法的具体落实和保障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由于宪法对公民权利的规定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原则性和抽象性的特点,公民宪法权利的落实和享有需通过立法或司法解释将各种抽象的宪法权利具体化。另一方面,当公民宪法权利遭到侵犯时,应该充分利用司法资源,通过法院积极的司法干预,实现宪法司法化来保障公民的宪法权利。 全文约三万六千字,共分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民权法案的诞生背景。此部分主要探析了民权法案的理论基础及民权运动的爆发根源,并对民权法案的产生进行了分析。美国宪法以洛克的自然法理论为基础。宪法第14条修正案融入自然权利思想,“法律平等保护”条款体现了“人人生而平等”的思想,将平等权转换为不可剥夺的公民权利提供了制度上的渠道和保证,使黑人有了平等地享有权利的宪法依据。美国《1964年民权法案》体现了美国宪法第14条修正案的“法律平等保护”精神,整个法典贯穿了平等理念,使美国黑人的平等权利从法律制度上得到确认和保障。平等权的产生源于人人都享有因其本质所决定的权利,并且这些权利应当是等同的。立法者不能制定损害人与人之间平等的法律,因为这样的法律必然有损于某些人的自然权利。在探析民权运动的爆发根源中着重分析了对黑人权利产生重要影响的两个案例,即“普莱西诉弗格森”和“布朗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