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体校教练员是我国教练员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竞技体育领域,后备人才的培养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被认为是竞技体育生存发展的生命线和基石。在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作为市级体校的篮球教练员,肩负着整个训练体系的基层工作,并且教练员执教水平的高低和敬业程度决定训练质量和运动队的水平。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通过对山东省各地市体育运动学校篮球教练员队伍的调查,分析和研究了山东省市级体育运动学校篮球教练员的现状,并提出有利于体校篮球教练员队伍健康发展的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山东省市级体育运动学校篮球教练员的年龄结构较合理,中青年教练员占有较大比例(77.77%);女性教练员比例过低(29.63%);学历结构较合理,以本、专科为主(88.88%),但是缺乏高学历人才;事业心强。但由于各方面原因,其积极性有待激发与保持;大部分教练员科学化训练水平亟需提高,相当数量的教练员依然处于经验训练阶段;作为保持和提高竞技能力必备条件的恢复措施常被忽略;科研能力较差;教练员的选拔方式主要以领导考察任命为主;其考核奖励以比赛成绩为主要依据;教练员由于职业原因,身心压力比较大,尤其心理压力较大;年轻教练员对自己的福利待遇更会表现出不满情绪;教练员对球队管理方式过于简单,对学生的处罚粗暴,缺乏人性化管理。针对研究结果,本研究建议:继续完善教练员制度,使培训制度正规化;各地市与省外教练员相互间经常进行教学和训练经验交流有助于训练水平的提高;教练员由于金牌任务重,身心压力较大,建议定期进行身体及心理健康检查,并且应杜绝非事业和工作所需要的生活习惯和不良嗜好,培养广泛的有助于身心健康的兴趣爱好;教练员要勇于探索,大胆创新;教练员应该对队伍进行科学化、人性化管理。本文对山东省从事篮球后备人才培养的市级教练员队伍进行调查研究,不仅对山东省篮球运动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其它省市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