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环境态度与行为的定量研究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yi3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环境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政府决策者、专家学者以及环保人士和民众,都意识到环境保护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其中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是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基础和保证。环保意识指的是人们对环境和环境保护的一个认识水平和认识程度,又是人们为保护环境而不断调整自身经济活动和社会行为,协调人与环境、人与自然互相关系的实践活动的自觉性。青年学生已经成为环境保护的生力军,他们的环境态度与环境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未来环境保护的方向。本文在梳理环境意识相关文献与研究的基础上,以中央民族大学学生为调查对象,针对他们的环境态度和环境行为设计了问卷,以分析青年学生环境态度与环境行为之间的关系。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为;一、中央民族大学学生新环境典范接受程度以及环境行为现状;二、环境态度与环境行为的关系;三、影响环境态度与环境行为的个人背景因素;通过对问卷数据的整理与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一、中央民族大学的学生已普遍接受新环境典范,但对新环境典范的接受程度还仅限于对自然的态度、成长的态度、计划与风险的层次,对新环境典范的新社会、新政治等理念的接受程度还很低。二、中央民族大学的学生最愿意采取的环境保护行为是劝说行为和经济行为,身体力行参加环境保护的意愿不高;在处理环境污染问题方面法律意识不强,选择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合法权益以及检举环境破坏行为的意愿不高。三、中央民族大学学生环境态度对环境行为有正向显著影响,但环境态度对环境行为的影响程度并不高,对新环境典范的接收程度较高,但实际环保行为则不那么积极。这也进一步看出环境态度与行为二者的关系并不紧密,关系并不强。从研究结果我们可以看出,要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关键的是要转变人类对环境的态度,改变人类的环境行为,而深层次的是要建立起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环境价值观。因此,可以通过环境教育等多种方式指导大学生建立起正确的环境价值观,用于指导大学生的环境态度和环境行为,这将有助于他们建立起积极健康的环境态度和环境行为。
其他文献
近年来世界各国教育界开始研讨适应21世纪发展需求的核心素养,美国的"21世纪技能"探索了未来21世纪学生适应社会发展所必备的关键能力,而"新一代科学标准"则制定了发展学生核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通过石灰石造渣前期成渣机理的分析和转炉热平衡计算得出石灰石消耗为6.0t/炉时,需增加铁水消耗2.1t/炉,减少2.5t/炉废钢消耗,可保证石灰石炼钢终点温度和石灰炼钢终点温度一
  Wilm瘤基因(WT1)在白血病细胞中高表达提示其可作为一种广谱的白血病标志,但早期由于定性或半定量RT PCR技术的局限性使其在微小残留病 (MRD)诊断中的价值难以得到一致认
近年来,社会服务承诺制度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新生事物,以其蓬勃的生机和活力,很快地在不少政府机关、服务行业广泛推行,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欢迎和关注,收到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隐私权是一项重要的人格权利,现已成为当下备受重视的权利之一。夫妻隐私权是以夫妻关系为基础的夫妻之间的隐私权,是隐私权的一种特殊类型,所保护的是夫妻双方不愿对方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