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环境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政府决策者、专家学者以及环保人士和民众,都意识到环境保护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其中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是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基础和保证。环保意识指的是人们对环境和环境保护的一个认识水平和认识程度,又是人们为保护环境而不断调整自身经济活动和社会行为,协调人与环境、人与自然互相关系的实践活动的自觉性。青年学生已经成为环境保护的生力军,他们的环境态度与环境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未来环境保护的方向。本文在梳理环境意识相关文献与研究的基础上,以中央民族大学学生为调查对象,针对他们的环境态度和环境行为设计了问卷,以分析青年学生环境态度与环境行为之间的关系。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为;一、中央民族大学学生新环境典范接受程度以及环境行为现状;二、环境态度与环境行为的关系;三、影响环境态度与环境行为的个人背景因素;通过对问卷数据的整理与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一、中央民族大学的学生已普遍接受新环境典范,但对新环境典范的接受程度还仅限于对自然的态度、成长的态度、计划与风险的层次,对新环境典范的新社会、新政治等理念的接受程度还很低。二、中央民族大学的学生最愿意采取的环境保护行为是劝说行为和经济行为,身体力行参加环境保护的意愿不高;在处理环境污染问题方面法律意识不强,选择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合法权益以及检举环境破坏行为的意愿不高。三、中央民族大学学生环境态度对环境行为有正向显著影响,但环境态度对环境行为的影响程度并不高,对新环境典范的接收程度较高,但实际环保行为则不那么积极。这也进一步看出环境态度与行为二者的关系并不紧密,关系并不强。从研究结果我们可以看出,要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关键的是要转变人类对环境的态度,改变人类的环境行为,而深层次的是要建立起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环境价值观。因此,可以通过环境教育等多种方式指导大学生建立起正确的环境价值观,用于指导大学生的环境态度和环境行为,这将有助于他们建立起积极健康的环境态度和环境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