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中医禁食辟谷法安全性的实验及临床研究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xbl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运用禁食辟谷疗法干预wistar大鼠及禁食志愿者,研究该方法对大鼠和人体生理生化的影响,评价禁食辟谷疗法对人体的安全性、有效性,为中医辟谷与禁食疗法的中西融合、古体今用,为丰富完善中医养生学中有关禁食治疗的理论、促进中医养生知识的普及,并最终在临床推广、指导临床治疗,做一些基础工作。 方法:SPF级wistar大鼠64只,雌性,6周龄,体重140.0g~180.0g,按体重随机编号分为8组:0小时组、12小时组、24小时组、36小时组、48小时组、60小时组、72小时组、96小时组,每组8只。观察一般情况,包括体形、活动情况、毛色、皮肤颜色、排泄、发育、活动能力和反应灵敏度等,实验末肉眼观察内脏形态、色泽、腹腔等。各组于实验前及实验结束时,各称一次大鼠的体重;各组分别在0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48小时、60小时、72小时、96小时用乙醚麻醉大鼠,经腹主动脉取血,测定血常规、生化、肝功能、肾功能、血脂。所有试验数据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征募21名禁食志愿者,其中男性4名,女性17名,年龄在20~69岁,代谢综合征患者5名,伴有高血压病、高脂血症、超重患者4名,伴有高脂血症、超重患者4名,单纯高脂血症患者3名和正常体检患者5名。所有禁食者均给予5天的禁食,观察禁食前、禁食后血常规、尿常规、生化、肝功能、肾功能、血脂组合、ECG。评估住院期间所有禁食者体温、呼吸、血压、脉搏、神志、反应、体力活动等一般生命体征情况。观察禁食期间及禁食结束后禁食者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所有试验数据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⑴成年Wistar大鼠禁食后体重均有所下降。⑵成年Wistar大鼠4天禁食期间血常规、生化、肝功能、肾功能、血脂等生理、生化指标大致保持在正常范围之内。⑶成年Wistar大鼠禁食期间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有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⑷所有禁食志愿者禁食后体重、腰围,较禁食前明显下降。⑸所有禁食志愿者禁食前后血常规、生化、肝功能、肾功能、血脂等生理、生化指标大致保持在正常范围之内。⑹所有禁食志愿者禁食后血脂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禁食前有统计学差异。 结论:①成年wistar大鼠接受4天的禁食相当于成人接受禁食80天,说明成人可以耐受相当长时间的禁食。②超重和中心性肥胖作为心血管病常见的危险因素,禁食辟谷法可以明显降低体重和腰围。因此,禁食辟谷法对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预防和控制具有积极的作用。③5天的禁食辟谷对人体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其他文献
在激波捕捉求解器计算的可压缩无黏流场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探测并识别二维激波干扰模式的新算法,从3个层面详细介绍了该算法的实施流程.首先,采用基于当地流场参数设计的传统
飞艇的动导数和附加质量分别表征其在有黏流和无旋无环流中所受非定常气动力/力矩.为了解决在飞艇建模中这两种气动系数的融合问题,分别研究了动导数和附加质量的成分划分问
飞行器在大迎角、快速俯仰机动时,流场中含有大尺度、非定常的涡结构,传统雷诺平均Navier-Stokes(RANS)模型不能准确模拟流场结构,根据国际上相关研究的发展趋势,需要采用混
现有的大迎角非定常气动力建模方法,通常是以一个或多个频率的稳定振动试验数据来预测稳定滞环.然而,飞机快速机动如过失速机动的过程,不可能是持续的稳定振动,而是一个非稳
飞行失控是造成民机灾难性航空事故的重要因素,飞行失控中飞机难以避免超出正常飞行包线范围,进入具有复杂非线性和非定常动态气动特性的极限飞行状态.本文开展典型民机布局
由于复合材料与高温合金的热膨胀系数差异,导致在高温环境下采用高温合金机械连接件的复合材料组合构件发生预紧力降低.为解决高超声速飞行器热部件的连接难点、保证热结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