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观察凉血退黄散治疗肝内胆汁淤积性黄疸的临床疗效,研究从瘀热论治黄疸的依据。研究方法:对符合诊断标准的肝内胆汁淤积性黄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熊去氧胆酸+凉血退黄散)和对照组(熊去氧胆酸+茵栀黄颗粒)各20例,疗程4周,统计分析两组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肝功能各项指标,每2周记录1次,以两组数据分析的结果为依据对凉血退黄法的疗效进行综合评定。研究结果:(1)中医证候比较:治疗2周后,两组证候总积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症状体征比较,有目黄、皮肤瘙痒、身黄、尿黄、腹胀、情绪抑郁或烦躁易怒、胁痛、舌苔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证候总积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症状体征比较,在目黄、皮肤瘙痒、身黄、尿黄、腹胀、情绪抑郁或烦躁易怒、胁痛、舌苔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85%,优于对照组70%。(2)肝功能比较:治疗2周后,肝功能好转,两组病例的TBIL、ALP、GGT、AST与治疗前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TBIL、DBIL、ALP、ALT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肝功能在治疗2周的疗效基础上好转,两组病例的TBIL、DBIL、ALP、GGT、AST、ALT与治疗前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TBIL、DBIL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在TBIL、DBIL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凉血退黄散是治疗肝内胆汁淤积性黄疸的有效制剂,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目黄、皮肤瘙痒、身黄、尿黄、腹胀、情绪抑郁或烦躁易怒、胁痛、舌苔的症状,在快速降低血清胆红素、缓解肝内胆汁淤积方面疗效确切,临床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好,值得进一步推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