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近年来,我国的医疗卫生与疾病防疫事业稳健发展,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医疗行业水平。由于我国人口数目庞大,医疗资源与就诊需求并不能完全匹配,这也是造成医患关系紧张、医疗事故频出的原因。因医疗事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损害或者死亡的案例层出不穷。本文共含六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对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研究意义进行了概述,把握了文章的整体脉络,进一步认识到研究医疗事故罪的司法适用及立法完善的意义。第二章为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的医疗卫生与疾病防疫事业稳健发展,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医疗行业水平。由于我国人口数目庞大,医疗资源与就诊需求并不能完全匹配,这也是造成医患关系紧张、医疗事故频出的原因。因医疗事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损害或者死亡的案例层出不穷。本文共含六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对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研究意义进行了概述,把握了文章的整体脉络,进一步认识到研究医疗事故罪的司法适用及立法完善的意义。第二章为医疗事故罪概述,界定医疗事故罪的相关概念、分析该罪的特点。回述西周至清朝的医疗事故罪立法演变,对我国医疗事故罪的立法现状进行简要叙述。第三章通过以吉林地区医疗事故罪的司法适用为例,分析吉林地区医疗事故罪的司法适用现状、特点与成因,收集到的样本案例为56例,主要从医疗事故形成原因、发生地点、造成医疗事故的职务类别、就诊人健康损害结果、制裁方式等多种维度对吉林地区医疗事故罪的司法适用进行了分析。第四章通过对上述样本案例的分析,发现医疗事故罪在司法适用过程中存在下列几点问题。第一点是医疗事故罪犯罪主体的认定范围不明确,存在两处争议。分别为医务人员的范围中是否应该涵盖行政管理人员、后勤人员以及是否应该增加医疗机构为单位犯罪主体,对这两处问题应该进一步研究。第二点是注意义务与注意标准的含义界定不清晰,一直缺乏统一的认定标准,学者从多个角度对注意义务的含义进行考量。在注意标准的认定方面存在一般标准说、主观说、折中说三种观点。第三点是“严重不负责任”以及“严重损害就诊人健康”含义界定不清晰的问题。在《刑法》中规定了触犯医疗事故罪的法律原因是出现了严重不负责任的情形,但未对具体的情形进行列举,存在概念界定不清晰的问题。“严重损害就诊人健康”的含义也缺乏明确的刑法依据,在概念界定上存在争议,主要有三种观点,分别是刑法标准、医学标准以及严重结果说。第四点是在医疗事故鉴定体制方面,首先在医疗事故鉴定的定性问题上存在概念分歧,其次在医疗事故鉴定制度中鉴定主体、鉴定程序、鉴定意见方面也需要进一步改进。第五点是医疗事故罪存在最高法定刑过低、法定刑配置单一的问题。第五章针对在医疗事故罪的司法适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对应的完善建议,对于医疗事故罪的主体方面,应确定医务人员的主体范围不应包含行政管理人员与后勤人员,并且应增加医疗机构为单位犯罪主体;在注意义务与注意标准方面,明确注意义务的含义,多数学者将其定义为结果预见义务跟结果回避义务,在注意标准认定方面以一般标准说为客观依据,同时参考主观注意能力;在“严重不负责任”和“严重损害就诊人健康”的认定方面,明确责任义务来源,在损害就诊人健康的认定上,要将刑法标准与医学标准相结合;在医疗事故鉴定体制方面,针对鉴定主体、鉴定程序、鉴定意见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与完善;在医疗事故罪法定刑方面,提高最高法定刑,并增加罚金刑、资格刑。第六部分为结语,对本文进行简要总结。本文以吉林地区医疗事故罪的司法适用为例,提出了医疗事故罪在司法适用上的若干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对应的完善意见,为公正科学的医疗事故罪认定体系的建立略尽绵薄之力。
其他文献
本论文在前人对新词术语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为例,以中国民族语文翻译中心编译的《汉蒙新词语词典》(民族出版社,2008年)材料为辅,对其新词术语进行了探索分析,对新词术语概念,汉语新词术语翻译原则,蒙译方法,新词术语翻译规范化问题进行了探讨。本论文由引论,正文部分组成。引论部分主要介绍了选题缘由、研究现状、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及研究素材等。第一章论述了新词术语的概念、新词术语
为了保障所有柬埔寨青少年平等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柬埔寨一直以来不断地进行教育改革。尽管如此,柬埔寨仍未能普及中学教育,而那些排名靠后的中学也未能为青年提供优质教育。在普及中学教育这方面,教育体系面临着一些重大挑战。第一,中学辍学率非常高,初中以下学生失学率超过60%。国家统计数据显示,大多数学生辍学是由于经济条件不好(其中将近60%的女性辍学),其他还有“缺乏榜样”和“盲从邻居”等原因。第二,一些
从艺术诞生之初,艺术、材料就相伴相随,艺术的媒介材料就是丰富多样的。蜡材料作为绘画材料其实早就已经出现而且相当成熟。在本科关于材料的选修课上,因为创作主题的原因我选择了使用蜡这一材料来进行创作。后来经过进一步的研究惊讶的发现蜡材料是一种非常有故事有历史渊源的艺术材料,并在当代艺术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和张力。在研究生学习阶段我选择继续用蜡进行创作,在查找资料的过程当中发现国内对蜡这种艺用材料的专业研
公元七世纪初,吐蕃逐渐成为青藏高原的统治者,积极向四处开拓自己的疆域,此时,吐蕃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并且与各邻国的外交对自身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七世纪中叶至八世纪,吐蕃开始接触并己入居西域。在此期间,西域作为多种民族集聚与交流之地,其很多具有民族特色的地名吸收与记录在藏文文献内,本文将敦煌藏文文献P.t.1283-2号《北方若干国君之王统叙记》为选为论文题目,梳理、分析
连贯是句子依据合理的语义、逻辑关系,恰当地连为一体的重要语篇特征,因而语篇翻译需要重视连贯问题。在汉英翻译中,语篇连贯问题的相关研究大多着重于衔接层面,并且相关的案例研究主要基于人工翻译文本进行。本文基于机器预翻译的译后编辑文本,着重探讨如何提高汉英翻译的语篇连贯性。笔者以《证据》项目为例,以语篇连贯为切入点,整理分析了译后编辑初稿文本中的连贯问题,并将其分为局部连贯问题和总体连贯问题。对于这些问
随着近代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城市指南大量出现。城市指南首先是作为“百科全书”式地方文献出现的,它向世人展示了所在城市的历史沿革、公共事业、食宿游览,经济交通等方方面面的信息;同时,城市指南又极具价值倾向性,它在高度选择性地展示城市“合理”“文明”面相的同时,还向读者展示了城市发展的“现代”愿景。近代重庆因开埠而逐渐走向近代化,因成为“陪都”而地位遽升,城市指南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大量出现。在各种重庆
笔者以项目助理的身份,参加了2016年哥伦比亚大学在上海的商务汉语暑期项目,参与了项目的全过程。在该项目中,笔者发现学生的口语输出和书面语输出复杂度的发展存在不均衡的现象;同时笔者发现前人有关二语习得中书面语和口语的对比研究中,将汉语学习者作为二语习得研究对象的研究非常少,对口语和书面语的动态发展的进行研究的文章少之又少。本文从句法复杂度和词汇复杂度两个方面研究学生口语和书面语输出复杂度发展不均衡
在社会化进程逐步加快的背景下,外来全职母亲在日常生活中面临着诸多问题,自我效能感水准较低的情况十分普遍,因而需要社会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本研究以深圳市H社区中的外来全职母亲作为干预对象,采用自组织培育的方式进行干预,并验证该方法在社区中提升外来全职母亲自我效能感的适用性。本研究通过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和自编访谈提纲对H社区外来全职母亲的自我效能感水平进行确认,结果显示其自我效能感水平明显偏低,主要表
语伴活动,是指基于互惠原则和自主原则的一种互动式的语言学习,语伴双方在平等互利的前提下互相影响,紧密相连。由于新疆独特的地理位置,近年来有一大批中亚留学生来新疆师范大学学习汉语,而学校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中国学生开设了俄语课程,这两个群体之间有互动式学习语言的需求,基于这一现状,本论文对来疆中亚留学生和中国学生之间的语伴活动现状进行了调查,探讨了语伴双方对语伴活动的需求,发现语伴活动的话题选择受留
泰国是中国国家汉办派出汉语教师志愿者最多的国家之一,每年都有一千余名汉语教师志愿者赴泰从事汉语教学和中华文化传播工作,为中泰两国的文化交流做出贡献。随着孔子学院汉语学习人数的不断增长,海外对志愿者的需求愈来愈大,期满归国的汉语教师志愿者群体也日益庞大,就业成为该群体回国后面临的首要问题。文本结合汉语教师志愿者项目和相关政策,针对赴泰汉语教师志愿者归国就业的现状展开调查,分析影响汉语教师志愿者归国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