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990年Kitagawa首先报道了脑缺血预适应(IPC)现象,随后的研究发现药物预处理、缺血后处理、药物后处理均可模拟IPC。七氟醚作为一种临床常用的吸入麻醉药,具有麻醉诱导及苏醒迅速、麻醉状态平稳、心律失常和心血管抑制发生率低等优点,且能增加脑血流,保留中枢自主调节,对颅内压影响小。在离体培养细胞、脑片及心肌保护中,均有研究表明七氟醚预处理及后处理具有器官保护作用。线粒体是介导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细胞损伤的重要细胞器,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mitoKATP)是预处理细胞保护的作用靶点,已证实多种吸入麻醉药对脑的保护作用与mitoKATP的开放有关。本实验通过TTC染色测定大脑梗死面积、病理切片HE染色、免疫组化分析、神经功能损害评分检测1.0MAC七氟醚预处理及后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并通过应用mitoKATP通道特异性阻断剂5—羟葵酸(5—HD),研究七氟醚预处理及后处理中激活mitoKATP通道产生脑保护的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56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七氟醚预处理组、七氟醚后处理组、5-HD组、5-HD干预七氟醚预处理组、5-HD干预七氟醚后处理组(n=8)。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阻断前脑血供2 h、再灌注24 h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middle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七氟醚处理组于缺血前1h或恢复再灌注后立即经半密闭的吸入箱吸入七氟醚(呼吸末浓度维持2.4%),持续30min。5-HD干预组于缺血前或七氟醚预处理前经尾静脉注射mitoKATP通道阻断剂5-HD。再灌注24h后用Zea Longa评分法进行神经功能缺陷评分,TTC染色法测大鼠脑梗死体积,免疫组化法测定大脑皮质bcl-2和bax蛋白表达。结果七氟醚预处理组和后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脑梗死体积减少(P<0.05),神经功能缺陷评分降低(P<0.05)。5-HD消除了七氟醚的保护作用(P<0.05),但5-HD组与对照组相比神经功能缺陷评分和脑梗死体积没有差别(P>0.05)。七氟醚预处理组及后处理组与行MCAO它组相比,bcl-2呈强表达,bax表达不明显。结论七氟醚预处理及后处理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均有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且其保护作用与mitoKATP通道的激活有关,并可能是通过调控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的表达来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