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美学理论指导下的儿童文学翻译

来源 :北京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xampleyuyu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童文学的翻译拓展了国内青少年的视野,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之一。儿童文学性文本充满情感,因此翻译此类文本时需要以儿童读者为中心,关注儿童的兴趣焦点和他们的认知水平。德国学者姚斯创建了接受美学理论,提出期待视野概念。他指出,在以读者为中心的市场里,作家在文学作品的创作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读者的期待视野,并努力迎合,这样才能够创作出优秀的作品。译者的翻译是文学作品再创造的过程,译者在文学翻译过程中也要充分考虑译文读者的期待视野。笔者选用接受美学作为理论基础,对儿童文学翻译实践中常用的几种翻译策略进行了总结。本文的译例摘自儿童文学作品《莱可小姐的姑娘们》(Ms.Rapscott’s Girls)。作品讲述的是寄宿学校老师莱可小姐和一群父母常年不在身边陪伴的“问题”女孩儿们的故事。小说内容生动活泼,语言娓娓动听,强调教育性。书中有大量对话,要求译者熟悉儿童的语言习惯,结合儿童的心理和认知水平,根据接受美学理论来总结对儿童文学翻译的要求。本文从翻译实践中选取真实译例,从词汇翻译和句子结构的处理两个层面,探讨了儿童文学的几种翻译策略以及如何运用这些策略来迎合与发展儿童读者的期待视野,创造出最佳的翻译效果。词汇的层面主要涉及到拟声词的对等、口语化的词汇、叠词和成语的使用;句子的层面主要涉及到调整语序、断句、使用排比句式和在句末添加语气词。希望笔者总结出的这些翻译策略能为国内儿童文学翻译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其他文献
提高学生创新能力,需要结合课程特点。在建设工程招投标课程教学中,理论课时较多,学生难以体验招投标整个过程,导致招投标课程内容与实际项目存在一定差距。以招投标全过程为
<正>~~
会议
本文在水相溶液中通过离子插层作用制备了明胶/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并用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复合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不同pH值的明胶大分子均可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