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程度日益加深,口译作为不同语言文化之间交流的桥梁,日益发展繁荣。其间,学者们对口译进行了各种理论和实证研究,但是针对口译中的听力问题进行的研究却比较缺乏。口译中的听力和一般场合的听力有明显的不同。口译员不仅要完全听懂说话者所说的全部内容,还要理解话语的逻辑关系,最关键的还是要用目的语精确地表达出说话者所说的全部内容。这不仅涉及到源语的解码问题,还涉及到目的语的再编码问题。如果在听的阶段出现问题,整个口译的质量将受到很大的影响,甚至可能无法进行口译;然而恰恰是听力理解环节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如何减少口译中出现的听力问题,提高口译中听力的效率进而提高整个口译的质量正是这篇论文的写作目的。全文共包括五个章节。第一章,作者首先简单回顾了前人从不同角度对听力理解作出的各种研究,包括“图式理论”“心理语言学理论”和“关联理论”。并提出了本次研究的理论基础,即“自动化理论”。第二章,作者指出口译中的听力与一般对话或是听力课堂中所涉及的听力有着很大的不同。口译中的听力要求更高。随后,作者展开了关于听力理解障碍原因的讨论,首先从语言内知识即:包括语音,词汇,句法,语义和篇章,分析了听力理解的障碍所在。第三章,主要从语言外知识角度分析了听力理解的障碍所在。主要包括:主题知识,场景知识和文化背景知识。第四章,在明确了可能引起理解障碍的原因后,作者提出了一些解决策略。包括:口译前的知识积累和准备,口译过程中的应对策略。第五章,总结了本次研究的主要内容,指出了此次研究的局限和不足以及期待日后改进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