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GF-C联合HGF促进间充质干细胞向淋巴管内皮细胞分化的研究

来源 :重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rui4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使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C,VEGF-C)与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 HGF)联合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MSCs)向淋巴管内皮细胞(lymphatic endothelial cells,LECs)方向分化,寻求最适HGF浓度,探索HGF的促分化机制。方法:成功获得原代培养的第三代BMSCs,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间充质干细胞的特异性表面抗原,并且将BMSCs向成骨方向诱导分化鉴定它的干细胞特性,最后取原代培养的第三代细胞进行诱导实验。设置50ng/mlVEGF-C分别联合10,20,40,60,80, 100ng/ml HGF配置诱导培养基的6个联合诱导组以及同时设置50ng/ml VEGF-C诱导组、50ng/ml HGF诱导组和空白对照组,诱导10d后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ive PCR, RT-qPCR)检测各组LECs标志性分子淋巴管内皮细胞透明质酸受体-1(Lymphatic endothelial hyaluronan receptor 1, LYVE-1),同源异形盒蛋白1(Prospero homeobox prot ein 1, Prox1)的表达,得出HGF最适浓度。Western、RT-qPCR检测HGF诱导组、空白对照组、VEGF-C诱导组的LECs标志性分子LYVE-1、Prox1的表达,以及检测空白对照组、VEGF-C诱导组、HGF联合VEGF-C诱导组的整合素α9受体(integrin alpha9 receptor,integrin α 9)的表达。结果:成功得到离体的原代培养大鼠BMSCs,80ng/ml HGF联合50ng/ml VEGF-C诱导组的LYVE-1、Prox1的mRNA表达量最高(PProxl=0.000,PLYVE-1=0.000)同时,HGF诱导组不能探测到特异性LECs标志性分子的表达,HGF联合VEGF-C诱导组的integrin α 9的表达较VEGF-C诱导组明显提(Pwestern=0.001, PRT-qPCR=0.000)。结论:当HGF浓度为80ng/ml时,此时HGF联合VEGF-C可更好的促进大鼠BMSCs向LECs分化。同时,在该浓度条件下HGF不具有单独诱导大鼠BMSCs分化为LECs的能力,但能在诱导分化过程中明显提高integrin α9的表达,证明在促分化过程中HGF可能是通过间接上调integrin α9表达发挥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对鼠视网膜M(u)ller细胞L-谷氨酸/L-天门冬氨酸转运体(GLAST)的调控作用。 方法:(1)采用组织块培养方
国家果树种质郑州桃圃位于河南省郑州市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内,1981年开始建圃,1989年通过农业部验收、挂牌;现圃地总面积65亩,其中保存圃50亩、引种圃10亩、隔离检
大数据,无疑是当今各行各业最具热度的概念之一.在2019年热播的影视作品《长安十二时辰》当中,大数据化身“大案牍术”,掀起一股全民了解大数据的热潮.大数据究竟是什么?大数
期刊
目的:研究FGF-2、VEGF、ER、PR在子宫肌瘤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子宫肌瘤发生发展的关系,以及FGF-2、VEGF、ER、PR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进一步为子宫肌瘤的非手术治疗提供科学的理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介绍rn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是高等学校本科教育阶段仪器科学的惟一专业.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于2012年9月正式颁布实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中列
期刊
目的:研究沙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及美满霉素干预后脑组织中Hsp22和c-fos的表达变化及相应的保护机制。方法:(1)动物分组:健康雄性蒙古沙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I/R)、美满霉素干预组(MI/R);观察在脑缺血再灌注后6h、1d、3d、7d的各相应时间点Hsp22及c-fos的表达;(2)模型制作:对照组沙鼠予以夹闭双侧颈总动脉10min后再灌注;假手术组沙鼠仅分
目的对125例急性胆红素脑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分析各种病因、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与诊断的关系,尽早诊断并干预治疗,以期改善预后、降低致残率及致死率。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