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对爱国主义的认识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q270283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国主义在中国源远流长,历久弥坚,内涵丰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即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的历史时期,党对爱国主义有了深化的认识。本文论述了党对爱国主义的认识的历史背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内涵、作用及爱国主义教育原则、内容、措施等,论述了党对爱国主义认识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本文从四个方面考察了党对爱国主义的认识: 第一部分,论述了党对爱国主义认识的逐步深化的历史背景。从国际和国内两方面进行阐述。国际上,“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主题,但要认识到“和平与发展”尚未实现与解决,社会主义还面临着许多挑战,霸权主义与和平演变是主要威胁;从国内看,祖国要实现统一,经济要腾飞,社会主义要实现现代化,这使中国不能再闭关,要改革开放,接受挑战。在此背景下,党对爱国主义的认识有了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 第二部分,论述了新时期爱国主义的内涵及爱国主义的作用。邓小平指出:“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这是对新时期爱国主义内涵的最精辟的概括。同时,党也明确了爱国主义的作用: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 第三部分,论述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原则、内容、措施。爱国主义教育的原则有五个方面,即基本指导思想、目的、方针、坚持对外开放和突出时代特征;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包括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教育、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党的基本路线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就的教育、中国国情的教育、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教育、国防教育和国家安全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及“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是青少年,其措施有搞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设、创造爱国主义教育的社会氛围、提倡必要礼仪增强爱国意识、大力宣传爱国先进典型和加强对爱国主义教育的领导。 第四部分,论述了三中全会以来党对爱国主义认识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阐明了三中全会以来党对爱国主义的认识是对马克思主义爱国观的继承与发展,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组成部分,是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理论基础。阐明了三中全会以来党对爱国主义的认识推动了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进程,对实现四化、振兴中华发挥了重大作用,对巩固和发展团结稳定的政治局面起了促进作用。
其他文献
当代中国正在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路上坚韧地迈进。作为民族智力因素的总和、民族的根本灵魂和国家软实力的
随着金融服务的日益综合化、多样化,金融创新产品的日益复杂化、专业化,致使金融消费者处于相对弱势地位,金融纠纷频发,金融消费者对自身的维权诉求日趋迫切。本文主要通过分
众所周知,鄂尔多斯盆地发育于华北克拉通稳定基底之上,盆地内部构造活动比较微弱,因此,开展盆地沉积相与层序地层学研究,对于搞清储集空间的展布规律、寻找油气的富集区都具有十分
说课是一种新兴的教研形式,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其主要原因是它建立在一系列科学理论基础之上。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它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心理学从
本仓库温湿系统检测以STC89C52为控制核心,通过DHT11数字温湿度传感器,实时采集仓库环境的温度、湿度,并利用LCD液晶显示屏1602显示数据,达到实时监控温湿度的目的。
网络化的会计继续教育培训逐步替代面授培训方式。网上培训节约时间、降低成本,但是个体学习缺乏互动与交流,需要进一步改进与完善。
伴随着人民军队精兵强军发展历程,我军士官制度逐步建立完善,士官队伍不断成长壮大,成为军队中规模最大、分布最广的重要支撑力量。回望历史,中国士官队伍的每一步发展,都深植于国
期刊
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并加紧对中国的资本输出。英国为了保持在华的既得利益,谋取更多的特权,成立了以侵夺山西、河南等省煤炭资源为主要目的的英国福公司
研究分析沟通分析理论在国内外应用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结果发现团体心理辅导对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维护心理健康有显著性效果。运用沟通分析理论对学生进行个别心理咨询,能收
本文通过构建1991-2012年省际面板VAR模型,对我国FDI、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相互影响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三个变量之间存在两两协整的长期均衡关系;基于误差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