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陇东地区灾害环境与农业生产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nwen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代陇东地区频发的自然灾害使当地农业生产遭受了巨大的打击。本文通过对陇东地区灾害环境与农业生产的总体考察,讨论分析了清代陇东地区的耕地面积,土地利用方式等农业生产情况和旱灾、水灾和风雹灾等灾害发生情况,并对灾害影响下的农业技术选择和农业发展做了讨论。全文由五章内容构成。第一章主要介绍了陇东地区独特的自然资源和农业环境,讨论了清代陇东地区农业生产和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之间的基本关系,为分析陇东地区自然灾害和农业发展奠定基础。第二章主要分析了清朝陇东地区的耕地面积和土地利用情况。从广泛实施的折亩系数入手,通过分析折亩算法和清朝对耕地面积的统计方法对陇东地区真实的土地数目进行推算复原,并得出从清中期到清末陇东地区各行政区域的土地数目大体上在逐步减少的结论。随后又探讨了陇东地区的土地利用方式,主要是农业的不断推进,森林和牧业的发展三种。第三章探讨了清朝陇东地区频发的自然灾害。从各地地方志入手,对例如旱灾、水灾、蝗灾和风雹灾害等陇东地区的多发自然灾害和以同治时期陕甘回民起义为主的战争灾害情况进行了描述和分析,并对多发的水旱灾害进行了频率计算和空间分析。在进行统计后对自然灾害环境和战争灾害环境导致的社会动乱和农业破坏进行了思考。第四章主要研究了灾害环境对陇东地区的土地利用和农业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的影响作用。从救灾备灾措施和制度,对农作物品种的改进和对农业技术的提升三方面突出了清代陇东地区官府与民间力量在抵御灾害损失,提升农业效率和农作物产量而进行的技术变革,并由此促成陇东地区农业生产的环境依赖路径。第五章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由古鉴今,提出了对今后陇东地区发展建设的相关建议。
其他文献
将蒙脱土加入到浓缩天然胶乳中,经超声波处理制胶管,测定了试样的老化性能.结果表明,加入质量分数为4%的蒙脱土,胶管老化后拉伸强度的变化率由-46.8%升至-24.7%,300%定伸应力
为了提高连续混炼机的混炼效果,设计出了一种新型变间隙转子,用Ansvs有限元软件包对变间隙转子与捏合盘元件进行了流场模拟,并对它们的混合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相同条
在嘉义的街上,有一个卖730多年小吃的摊位,清洁而简单,带着阿里山上木香的木板台上,摆放着传统的小吃。此时的客人,却拿出了精工打造的叉子和汤匙,顿时让整个摊位变得时尚起来,小吃
伴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人类社会已经进入智能时代。人工智能作为一门旨在研究、模拟人类智能的新兴技术科学,经历三次高潮、两次低谷的曲折发展后,在当前已取得突破性进展。伴随着人工智能与现实生活逐渐地深度融合,人类社会也迈入了智能时代。尽管目前还处于智能时代的早期阶段,但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智能革命在推动形成高端高效的智能经济、促进形成安全便捷的智能社会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将愈来愈凸显,进而智能时代所具有的智能
手感经济就是深度经济。因为手感经济不只是手工,而是对生活有深刻的体验,提出一种生活的主张。有深度的技艺,设计一种产品,可以帮助加深对生命的体验。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和制造业的飞速发展,行业之间以及行业内部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体现在生产成本和制造技术层面,企业之间的差距也越来越小。在这种背景下,如何提高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