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代陇东地区频发的自然灾害使当地农业生产遭受了巨大的打击。本文通过对陇东地区灾害环境与农业生产的总体考察,讨论分析了清代陇东地区的耕地面积,土地利用方式等农业生产情况和旱灾、水灾和风雹灾等灾害发生情况,并对灾害影响下的农业技术选择和农业发展做了讨论。全文由五章内容构成。第一章主要介绍了陇东地区独特的自然资源和农业环境,讨论了清代陇东地区农业生产和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之间的基本关系,为分析陇东地区自然灾害和农业发展奠定基础。第二章主要分析了清朝陇东地区的耕地面积和土地利用情况。从广泛实施的折亩系数入手,通过分析折亩算法和清朝对耕地面积的统计方法对陇东地区真实的土地数目进行推算复原,并得出从清中期到清末陇东地区各行政区域的土地数目大体上在逐步减少的结论。随后又探讨了陇东地区的土地利用方式,主要是农业的不断推进,森林和牧业的发展三种。第三章探讨了清朝陇东地区频发的自然灾害。从各地地方志入手,对例如旱灾、水灾、蝗灾和风雹灾害等陇东地区的多发自然灾害和以同治时期陕甘回民起义为主的战争灾害情况进行了描述和分析,并对多发的水旱灾害进行了频率计算和空间分析。在进行统计后对自然灾害环境和战争灾害环境导致的社会动乱和农业破坏进行了思考。第四章主要研究了灾害环境对陇东地区的土地利用和农业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的影响作用。从救灾备灾措施和制度,对农作物品种的改进和对农业技术的提升三方面突出了清代陇东地区官府与民间力量在抵御灾害损失,提升农业效率和农作物产量而进行的技术变革,并由此促成陇东地区农业生产的环境依赖路径。第五章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由古鉴今,提出了对今后陇东地区发展建设的相关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