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列宁到邓小平,社会主义事业经历了80多年的历史发展。在这80多年中,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潮起潮落、几经波折。当今,在资本主义包围的大背景下,深入发掘列宁“新经济政策”的理论宝藏,再现列宁晚年的思想,是社会主义国家寻求改革和发展出路的历史需要,也是中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要。在阐述本课题背景及意义的基础上,对理论界在这一课题上的研究,做了较为完整的综述。本文运用比较的方法,分五个部分展开论述:第一、二章从历史背景、实施原因、主体内容和研究意义四个方面,阐述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与邓小平的改革开放。这是以列宁为首的俄共(布)领导集体和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共领导集体分别对本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成功探索。第三、四章在对传统社会主义模式进行反思的基础上,分别考察了二者之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列宁的“新经济政策”与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过程中,都体现了其内在的逻辑联系。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是对列宁“新经济政策”的继承与创新。本文从思想基础、改革思路、改革举措等视角考察了二者之间的相同点,体现了邓小平对列宁的继承;同时,从认识程度、实践的目标、深度及结果探讨了二者之间的不同点,反映了邓小平对列宁的超越。由于历史条件、时代背景,以及领导人在认识和实践上的不同,两者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取得的成效也不尽相同。第五章通过对列宁“新经济政策”与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政策的比较,得出了五点启示,这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在对现有理论成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笔者对在这一课题研究过程中的若干传统观点做了重新思考。通过对列宁“新经济政策”和邓小平改革开放的诠释,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具有长期性、系统性等特点。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以全新的视角,从思想、实践、理论、认识四个不同的角度,对二者进行了分析对比,并从中引申出若干历史经验或启示。尤其是这些启示,对于我国如何深入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仍不失借鉴与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