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业部门能源利用效率一直是理论界研究工业部门发展特征的重要途径。近年来,中国工业部门一直保持高速增长,但同时,能源环境的压力也日益增强,并且已经成为制约中国工业部门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中国工业部门能源利用效率的提升与改善就成为一个十分重要和紧迫的问题。本文针对此问题对中国工业部门全要素能源效率与各区域能源效率的差异进行了分析。 首先,本文在明确了工业部门全要素能源效率等概念后,对工业部门全要素能源效率进行了定义。其次,本文针对中国工业部门全要素能源效率度量的特点,选择了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并构建了计算工业部门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指标与程式。该方法运用1999-2008年30个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全要素能源效率的计算,研究中共有3个投入变量,包括2个生产要素(资本和劳动力)和能源消费量,产出变量选择工业增加值。所有的名义变量都经过1999年的价格指数调整成为实际变量,以便于跨年度的数据比较。第三,本文在确定中国各区域工业部门全要素能源效率后,对各区域工业部门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差异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中国工业部门发展迅速,但工业部门全要素能源效率总体偏低;(2)在研究期间内,工业部门全要素能源效率没有大幅度提高;(3)中国各区域工业部门全要素能源效率差异极大,不同区域工业部门全要素能源效率差异化受当地经济发展程度影响很大;第四,在对中国各区域工业部门全要素能源效率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对提升中国工业部门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识别,构建了影响提升中国工业部门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因素分析框架。得出以下结论:(1)我国工业部门技术水平落后,使得生产过程中大量消耗能源资源,投入高,产出低,能源利用效率低,沿袭着传统的粗放型工业发展方式;(2)能源利用效率低的企业多是国有大型垄断企业,这些企业由国家扶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激励不足,工业化模式难以提升;(3)中国现行的能源低价格政策难以反映能源的稀缺性,因此未能成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的经济驱动力,抑制了提升工业化模式的市场调节功能。最后,本文针对如何提升中国工业部门全要素能源效率,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