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草根”文化作为一种长期存在但新近流行的文化现象,以“草根”族为主体在中国当今社会的方方面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综合社会学,语用学,翻译学,新闻学,以及历史考证等各学科的研究方法,严谨分析考证,结合典型例证,从“草根”文化的含义、生成机制、新媒体条件下的影响及应对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全文分为四个章节:第一部分从“草根”、“草根”族、“草根”文化及其和“精英文化”的比较入手分析了这几个特定概念的含义、界定、特征以及相互关系。第二部分从文化因素、技术因素、受众因素、市场因素、政策因素等五个角度全面叙述了“草根”文化的生成发展的原因。这五大因素事实上包括了“草根”文化的消费过程的全部内容。第三部分以“网络红人”这一“草根”文化结合新兴网络媒体的突出时代现象为蓝本,以其中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旭日阳刚”事件作为切入点,分析了“草根”文化的显性和隐形功能以及对这一现象的反思。“旭日阳刚”事件深刻反映了当代人们消费、娱乐“网络红人”的狂欢式心态。第四部分着重抓住“网络话语权”这一“草根”文化在当今时代的最核心价值,分析了“网络话语权”的体义和使用状况,以及“草根”文化所掌握的网络话语权的影响。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首次提出了“草根”文化形成以及发展的文化因素、受众因素、市场因素、政策因素这四大推动力,全面深入地探讨了“草根”文化形成的机制和得到长足发展的原因。全文贯穿并揭示了作为一种自然生成的文化现象,“草根”文化有其存在和发展的道理,以科学的眼光看待并引导其发展壮大为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作出应有的贡献才是“草根”文化及“草根”族在新时代所面临的重大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