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融资租赁企业的数量与日俱增,截至2015年6月30日,其数量已达3185家,较2014年12月31日的年度统计数据增长30.9%;实际缴纳的行业注册资金高达10030亿元;国家融资租赁企业的资产额度高达16271.8亿元,与上一年同期比较,增幅为47.8%。我国融资租赁企业由2008年的107家发展到2015年的3615家。然而,融资租赁行业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资金不足成为行业发展瓶颈。资产证券化的出现,将流动性较低的租赁资产移出资产负债表,盘活了租赁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拓宽了企业融资渠道。 本文以A项目为研究对象,在梳理租赁资产证券化概念与理论的前提下,研究了租赁资产证券化的主旨目标、特点及可行性。并对A项目的交易结构设计进行了具体分析,设计出融资租赁企业资产证券化可行的交易结构,对证券化过程中潜在风险给出应对措施。 本研究认为,融资租赁企业资产证券化的关键,是将拟证券化的基础资产从原始权益人的资产中剥离出来,“真实销售”给SPV,实现基础资产和企业整体信用的风险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