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环境与健康之间的联系以及现在我们正步入一个更人性化化的阶段,医疗机构开启了医疗场所设计的新纪元,开始更多地关注使用者的生理、心理以及社会技能等康复需求,而相比国外医疗建筑景观相关理论的成熟,国内对于医疗机构康复性景观的研究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难以指导实践。同时随着我国越来越多的城市人面临心理、身体各方面的疾病以及老龄化问题的加剧,医疗需求逐年提高,创建适宜亲近自热、休憩锻炼、自我调节、社交活动等促进不同使用者康复的医院户外康复性景观,显得尤为迫切。面对如此现状,首先,论文通过查阅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在康复性景观的相关理论:康复性景观的概念与特点、医疗功效、主要疗法、康复理论和综合性医院户外空间康复性景观的构成、设计要素和设计原则研究的基础上,对北京地区三所十分有代表性的大型综合性医院:中日友好医院、积水潭医院(积水潭院区)、安贞医院的户外空间康复性景观为研究对象,以问卷调查结合访谈、照片记录、实地观察等形式进行了调查。其次,对不同医院的户外空间康复性景观质量、使用者的活动特点、康复性景观对使用者康复的影响以及人们对康复性景观设计的建议等,通过定量结合定性研究的方法,借助相关软件进行了系统分析和归纳。最后以上述理论和实践结果分析为基础,提出了以不同使用者康复需求为导向的综合性医院户外空间景观优化设计策略,以期为现代医疗环境及中国园林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探索和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