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几种简单酰胺分子的焓相互作用的研究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zhoubin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蛋白质在生物体内占有特殊的地位,是生物体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所依赖的物质基础。氨基酸、酰胺作为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位,被认为是研究中重要的生物模型化合物。糖类和醇类化合物能够稳定球形蛋白质的天然构象,而有机溶剂对蛋白质的溶解性、变性行为、折叠和解折叠及酶的活性等都有很大影响。通过研究水溶液中蛋白质模型分子与糖类及醇类化合物的热力学性质,既可以获得水溶液中溶剂化的溶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方面的信息,又有助于了解各类有机化合物对蛋白质的稳定机理及氨基酸、酰胺在蛋白质中的构象稳定性和解折叠过程中所担当的角色。本论文主要以五种酰胺为蛋白质模型分子,与糖类、醇类和甲基吡啶异构体组成的体系为研究对象,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概述了蛋白质模型分子体系溶液热力学的研究状况。第二部分:310.15K(37℃)时,用2277热活性检测仪的流动混合测量系统测定了五种酰胺分别与甲醇、乙醇、正丙醇及正丁醇的混合焓及各自的稀释焓,根据McMillan-Mayer理论关联得到各级异系焓相互作用系数,从溶质—溶质相互作用的角度,研究了酰胺与单羟基醇类分子的作用机制。第三部分:测定了310.15K(37℃)时五种酰胺分别与两种糖类在水溶液中的混合焓及各自在水溶液中的稀释焓,根据McMillan-Mayer理论得到各级焓作用系数,分析了五种酰胺与两种糖分子间的异系焓对作用系数hxy。第四部分:包含以下两部分内容:(1) 298.15K(25℃)时,用2277热活性检测仪的流动混合测量系统测定了乙酰胺分别与三种甲基吡啶异构体的混合焓及各自的稀释焓,根据McMillan-Mayer理论关联得到各级异系焓相互作用系数。并进行了分析比较,讨论了乙酰胺分子与三种甲基吡啶分子的相互作用机制。(2)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等方法研究了乙酰胺分子分别与甲基吡啶三种异构体分子以1:1的比例形成的氢键络合物,从B3LYP/6-31G到6-31++G(d,p)基组水平进行了优化,利用结合能数据讨论了焓对作用系数的差异。通过理论计算较好地解释了溶液中溶质—溶质相互作用理论。
其他文献
半导体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工业的持续发展和人类对计算机性能的无止境需求推动着随机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 RAM)技术不断向前发展。RAM和CPU直接交换数据,所以RAM的性能直接影响到CPU的速度,进而影响整个计算机的表现。目前计算机常用的RAM是基于电容技术,由于电容有漏电流,所以RAM需要定时刷新以防止数据丢失。这种容易丢失数据的易失性随机存储器逐渐不能满足人类的需
目的:分析颈部淋巴结阴性(cN0)的甲状腺峡部乳头状癌患者中央区淋巴结转移规律及不同手术方式与术后并发症,探讨其合适的手术范围。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乳腺外科收治的48例cN0甲状腺峡部乳头状癌患者,并对其临床病例资料,性别、年龄、肿瘤数目、肿瘤直径、包膜外侵犯,是否合并桥本甲状腺炎、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手术范围与术后并发症和复
目的本研究通过高通量测序法对珠江水体浮游微生物多样性进行调查,通过微波消解-扫描电镜联用法(MD-VF-Auto SEM法)分别对动物实验及溺死案件样本与溺液硅藻一致性进行分析,探究水体浮游微生物在溺死地点推断中的作用,旨在为溺死地点推断研究提供依据。方法1.本研究在珠江广州段设置四个采水点,采集水样并提取水样的DNA,采用高通量测序平台Illumina Hiseq对样本的18S rDNA基因的V
第一部分小鼠cTnIR193H突变致限制性心肌病的早期心肌线粒体损害目的:心肌线粒体损害是导致各种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特别是肥厚性心肌病和扩张性心肌病。但心肌线粒体损害是否在限制性心肌病(RCM)中也伴有重要角色,目前还不清楚。然而近年来有研究报道,RCM的发生与ATP产生和线粒体代谢密切相关,提示心肌能量代谢异常可能是RCM心肌重塑的重要病理过程。因此本部分研究旨在确定小鼠心肌肌钙蛋白I(cT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护理服务”作为护理行业内解决护理资源紧缺问题的新兴服务模式,其作用日趋显著。在规范我国“互联网+护理服务”发展的相关研究中,对于风险源头及传播过程的研究仍然存在一定的欠缺。文章共六部分,第一部分结合研究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思路等对“互联网+护理服务”的风险研究做了概述。第二部分从“互联网+护理服务”和风险的社会放大框架的基本概述、主要内容等方面
教案是对外汉语领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教师个人在进行教学前编制的教学具体方案,是把握课堂进度、确保教学目标完成的重要依据。一份优秀的教案可以减轻新手教师在课堂上的盲目性和不确定性,通过对新手教师教案案例的分析可以对真实教学过程或教学实践进行描述、分析,从中发现问题、获得启发,而综合课又是对外汉语课程中的核心课程,每一课生词、语言点、课文等都服务于综合课,综合课的教学效果不仅设计自身的教学任务能
目的:比较慢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夜间和早晨不同时间顿服阿托伐他汀或瑞舒伐他汀的降脂疗效差异。方法:45例既往夜间稳定服用长效他汀类药物的慢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其中23例既往夜间稳定服用阿托伐他汀的患者和22例夜间稳定服用瑞舒伐他汀的患者,将前述患者的他汀类药物等品种等剂量的改为早上(6:00 am-8:00 am)服用2月后,再将患者他汀类药物改回夜间(7:00 pm-9:00 pm)服用2月。患者分别
为了促进并加快光学系统向小体积、大容量、低成本、多功能和高运行效率的方向发展,人们提出了“集成光学”的概念。集成光学主要研究光学系统的微型化,即通过在单个光学芯片基底上制备和集成若干个微纳光子学器件实现对光信号的处理与传输,从而形成微纳光学系统--集成光路。构成集成光路的光子学器件包括无源光子学器件和有源光子学器件,无源光子学器件是指器件工作时不需要外加能源驱动,如分束器、耦合器、滤波器、衰减器、
我们首先从倒向随机微分方程理论说起(backward stochastic differential equations简记作BSDEs).众所周知,Bismut在处理一个最优随机控制问题时第一次提出线性形式的BSDEs [4],然后Pardoux-Peng在著名的[92]中的工作揭开了一般形式的BSDEs研究的序幕,Pardoux-Peng在标准的Lipschitz条件下证明了此类方程解的存在唯
本文主要对两种经典哈密顿系统的周期解的线性稳定性进行研究,一个是N-体问题中椭圆共形解的稳定性,另一个是紧凸超曲面上闭特征的稳定性。N-体问题来自于天体运动的研究,而人们对天体运动的探索早在古希腊时代就开始了,直到牛顿时代由于微积分的引入,才使得天体运动的研究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在理论上我们把N个天体看做N个质点,研究它们只在万有引力作用下所做的运动以及它们的稳定性,最为典型的例子是太阳-地球-月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