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 冠状动脉慢血流(slowcoronaryflow,SCF)指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状动脉“正常”或“接近正常”,但冠状动脉末端充盈延迟的现象。由Tambe等于1972年首次发现。近年来,随着冠状动脉造影的普及,冠状动脉慢血流的检出率明显升高,目前普遍认同的SCF诊断标准为至少一支冠状动脉TIMI帧数>27帧。有报道称SCF可导致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动过速甚至心源性猝死。因此,SCF越来越受到心内科医生的重视,但其病理机制、对左心功能的影响尚不明确。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慢血流(SCF)的危险因素,同时应用常规超声、组织多普勒成像(TDI)评价SCF对左室整体和局部心肌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冠状动脉血流TIMI帧数(TFC)、SCF冠状动脉支数与左心功能的相关性。 方法 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状动脉“正常”但出现SCF者71人(男性42人,女性29人;平均年龄56.7±8.6岁)为病例组;冠状动脉“正常”且血流速度正常者53人(男性27人,女性26人;平均年龄55.5±8.2岁)为对照组。采用TIMI血流计帧法(TFC)评价冠状动脉血流速度,至少一支主要冠状动脉TFC>27帧定义为SCF。比较两组间血生化参数;应用常规超声评价左室整体功能,应用TDI评价心肌做功指数(Tei)和局部心肌功能。 结果 1.SCF患者BMI、吸烟比例、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红细胞分布宽度(RDW)高于血流正常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血流正常组。 2.左心功能:1)SCF组E、E/A低于血流正常组(E:0.66±0.15vs0.74±0.17,p=0.008;E/A:0.95±0.29vs1.15±0.35,p=0.002)。2)两组间左室射血分数(LVEF)未见明显差异。3)两组间心肌做功指数(Tei)无显著差异。4)两组间节段心肌舒张早期速度(gVe:-4.41±1.25vs-4.96±1.45,P=0.037)、节段心肌舒张早期速度/舒张晚期速度(gVe/gVa:1.09±0.45vs1.36±0.58,P=0.006)差异显著;5)两组间节段心肌收缩期速度(gVs)、收缩期应变(S)无明显差异。 3.冠状动脉血流TIMI帧数与心功能的相关性:1)mTFC与E、E/A负相关(r=-0.22,P=0.02;r=-0.20,P=0.04)。2)TFC(LAD)与E、E/A负相关(r=-0.23,P=0.02;r=-0.27,P=0.005)。 4.SCF冠状动脉支数与心功能的相关性:1)SCF冠状动脉支数与E、E/A负相关(r=-0.23,P=0.02;r=-0.25,P=0.009);2)SCF冠状动脉支数与gVe、gVe/gVa负相关(r=-0.25,P=0.008;r=-0.21,P=0.03)。 5.SCF冠状动脉支数是左室功能减低的危险因素(r=-0.41,P=0.02)。 结论 1.SCF患者左室整体和局部心肌舒张功能减低,收缩功能正常。 2.SCF冠状动脉支数而非冠状动脉血流TIMI帧数是左室舒张功能减低的危险因素。3支冠状动脉SCF患者,左室功能受损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