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演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日益加剧,区域经济格局的演化态势和动力机制成为经济地理学和区域经济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受到国内外学者的普遍关注。山东省作为我国东部沿海大省,在我国区域经济格局中地位显著。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经济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基于县域层面的经济空间分布具有典型的特征,形成了东部沿海县域发达、中西部内陆县域发展相对落后的经济格局,且不同县域之间经济的不平衡性日趋加大,空间差异日益显著,严重制约着山东省县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此外,山东省内部县域经济的空间分异在我国东部省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研究其县域经济格局的空间特征,探讨影响其演变的驱动力因子,不仅对于促进山东省县域经济的健康、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意义,而且对于沿海其他省域县域经济协调发展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选取山东省105个县市(区)作为研究单元,以1995-2010年作为研究时间序列,采用EXCEL、SPSS、GEODA、MAPGIS等软件探析山东省县域经济格局的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力因子。首先,选取15项经济指标,构造指标体系,借助SPSS空间统计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测度2010年山东省县域经济综合发展水平,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分类,剖析其现状经济的空间特征。其次,以各县域的GDP和人均GDP作为测度指标,计算山东省1995-2010年县域经济的标准差、变异系数、基尼系数、泰尔指数、库兹涅茨比率等指标,分析各指标的时间变化趋势,剖析山东省县域经济在相当长的序列里空间差异的时间演变特征,核算1995-2010年各县域经济的相对发展率,比较不同县域经济发展速度的空间分异,并借助GEODA软件对1995、2000、2005、2010年的断面经济数据进行自相关分析,判断其空间集聚的变化。最后,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探讨影响山东省县域经济格局演变的驱动力因子,计算各因子间的相关性并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得到影响其空间格局演化的主要驱动力因子,为山东省县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