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关系现状与调适对策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lviaw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力量,辅导员与大学生的关系是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因素。实践表明,辅导员与大学生关系良好,有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反之则会削弱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因此,对辅导员与大学生之间关系状况及其调适对策进行研究,就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除导论外,本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阐释辅导员与大学生关系的内涵与特征,论述两者关系对大学生发展的意义。本文认为,两者之间的良好关系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第二部分,分析辅导员与大学生关系的现状。本文认为,辅导员与大学生关系总体上呈良性状态,一是总体上较为民主平等;二是互动呈良性状态;三是相互影响的关系突出;四是评价反馈总体上较为顺畅。但目前两者的关系也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部分辅导员与大学生互不认同,关系淡漠;二是部分辅导员与大学生沟通不畅;三是部分辅导员与大学生关系渗入严重的功利因素,感情缺失;四是部分辅导员与大学生关系出现庸俗化倾向。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部分辅导员综合素质不高;二是大学生的自我认知偏差;三是部分辅导员与大学生角色矛盾突出;四是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乏力;五是某些社会环境因素的消极影响。第三部分,提出了解决辅导员与大学生关系问题、构建两者之间和谐关系的对策:提高辅导员的综合素质;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建立健全辅导员与大学生的对话机制;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优化社会环境,为构建和谐的辅导员与大学生关系创造良好氛围。
其他文献
民办高校的产生与发展不是高等教育改革的权宜之计,而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结果,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其中,成功素质教育是一种突破旧的传统教育理念与人才培养模式的
巴西著名的教育家保罗·弗莱雷(Paulo Freire)被赞为“拉丁美洲的杜威”,是第三世界的传奇人物。自二十世纪以来,“他的教育思想不仅影响了第三世界国家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设立最高人民法院巡回法庭的决定,用于审理跨行政区域的重大行政和民商事案件1。”最高院设立巡回法庭这一举动是我国新一轮司法改革道路上的一大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