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加索1900--1973年的艺术市场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agond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毕加索的艺术地位我们有目共睹。他是当之无愧的西方最受欢迎的艺术家之一。纵观毕加索的艺术人生,他的作品、他的女人、他的财富、他的一生被各种传奇事迹所环绕。但很少有人注意到——他对自己艺术事业上的每一步都经过了缜密计算,并不遗余力地为其艺术与市场、商业建立各种联系,竭尽全力的制造出话题与光环。这一切的动机,都源于他本能的知道:在竞争激烈的艺术市场中,成功的艺术家是一名成功的经营者,合理的市场经营能够为自己带来巨大的价值。因此,我们应该看到市场策略在毕加索的艺术事业建设中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以毕加索1900-1973年的艺术市场为对象展开研究,回顾了毕加索的艺术发展历程,对毕加索经营自己艺术市场的动因进行了分析,从而探究了毕加索如何利用市场经营策略迅速确立了自己的艺术地位,从艺术成功走向商业成功。本文重点分析了毕加索的艺术市场分期,并从市场营销的角度总结了毕加索市场经营的策略,强调了艺术家在市场中的主动经营过程,希望能作为一个典型案例对今天的艺术家的职业生涯管理以及艺术管理者带来启示。同时,从市场的角度对艺术家展开探讨,这或许也能为艺术学的跨学科研究提供新思考。
其他文献
由于题材的主流性以及故事的多姿多彩性,谍战题材电视剧一直是观众喜欢的电视剧类型。新千年以来,麦家谍战剧以异军突起之势,在纷繁的电视剧作品中脱颖而出,受到了观众们的普遍欢
季大纯的绘画风格无法用固定的词语来概括,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今,他总是在不停地变化。但是无论怎么改变,季大纯的作品自始至终保持着疏离的趣味。本文以季大纯绘画作品中的疏离
考虑到南昌地铁建设从保护历史文化、彰显城市个性特色的角度等现实需求,本论文通过对国内以及国外主要城市的地铁进行研究,分析不同城市的地铁建设的文化个性和文化特色,并
期刊
现代西方抽象形态的艺术,虽早在20世纪30、40年代就为国人所知,但在中国却未产生相应持续的实践。直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实行改革开放后,抽象艺术才因当时文化情境的转变,逐步被更
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是各民族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堪称为人类文化的“活化石”。研究现存保留较为完整的原生态民族服饰是我们学习、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一种重要途径。西北少数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