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国际形势背景下,资本活动早已打破了要素流动的国别边界,对外直接投资活动活跃在世界舞台。中国自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以来,积极奉行“走出去”战略,2013年在合作共赢理念的引领下,提出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合作倡议,力图共商、共享、共建。但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规模占中国对外直接总投资的比例较小,投资行业也大多集中在资源开采、基础设施建设等传统行业,制度距离是导致这一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国际形势背景下,资本活动早已打破了要素流动的国别边界,对外直接投资活动活跃在世界舞台。中国自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以来,积极奉行“走出去”战略,2013年在合作共赢理念的引领下,提出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合作倡议,力图共商、共享、共建。但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规模占中国对外直接总投资的比例较小,投资行业也大多集中在资源开采、基础设施建设等传统行业,制度距离是导致这一投资现状的重要原因。但根据前人的研究来看,制度距离并不一定会负向影响对外直接投资,还要综合考察母国与东道国制度质量的相对优劣及母国的投资动机。因此,本文通过利用“一带一路”沿线52个国家2006——2016年间的数据为研究样本,考虑到大部分研究使用不同维度的制度数据带来的遗漏,本文使用世界银行的全球治理指数(WGI),包括政治稳定性、腐败程度、民主权利、政府效率、法治程度及监管质量衡量正式制度;使用霍夫斯泰德的四维度文化得分衡量非正式制度,扩展贸易引力模型,采用面板回归实证检验制度距离对中国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影响及不同投资动机对制度距离的对外直接投资效应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其一,制度距离显著影响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不管是从正式制度距离来看,还是从非正式制度距离来看,制度距离对中国在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起削弱作用;其二,进一步地考察制度距离的方向,发现当东道国的制度质量劣于母国,即制度距离方向为正时,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越多,表现出制度偏好特征;当东道国的制度质量优于母国,即制度距离方向为负时,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越少,表现出制度接近特征。将研究样本分为“一带”国家和“一路”国家,发现“一路”国家符合前者关系,“一带”国家符合后者关系;其三,由于投资动机对不同方向的制度距离存在“异质性偏好”,因而使基于不同投资动机下的投资行为对制度距离的敏感度不一。本文将投资动机分为市场寻求型、自然资源寻求型、战略资产寻求型。经实证检验,发现:当东道国的制度质量劣于母国,即制度距离方向为正时,市场寻求型及战略资产寻求型对正向制度距离并不敏感,因此,正向制度距离并不会显著影响该投资动机下的投资行为选择,而自然资源寻求型表现出正向制度距离接近的特征,因此,出于自然资源寻求型的对外直接投资会选择正向制度距离接近的沿线国家。当东道国的制度质量优于母国,即制度距离方向为负时,市场寻求型及战略资产寻求型表现出对负向制度距离的偏好,则出于这两种投资动机的对外直接投资会倾向选择负向制度距离越大的沿线国家。自然资源寻求型表现出负向制度距离接近的特征,则该投资动机下的对外直接投资倾向选择负向制度距离接近的沿线国家。根据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要选择正式、非正式制度距离接近的东道国,减少不必要的交易风险和成本;中国企业要结合自身的投资类型,具体分析此类投资对东道国制度距离的敏感度,谨慎“走出去”。
其他文献
史传作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教材中的史传作品蕴含着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潜存了大量的生活智慧,对传承中华文明、塑造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掌握生活之道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史传作品教学走上生活化道路是史传作品教学的必然选择。但是现今高中史传作品课堂教学枯燥无味,脱离了生活这个活水般的源头,促使史传作品教学与生活的距离越来越大。鉴于此,本论文将史传作品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采用文献研究、教材分析、
在当今社会,随着奶牛对代谢性、感染性和炎性疾病易感性的增加,奶牛养殖业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乳腺炎仍然是奶牛在泌乳期最常见的炎性疾病,导致乳汁产量减少、品质下降、治疗费用增加。据统计,乳腺炎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在美国约为18亿美元,在中国约为150—450亿人民币。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是最常见和最具感染性的致病菌,可导致危及人类和动物生命的并发症。反刍动物是致病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最重要的宿主
在教育部最新发布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教育质量监控报告中显示,乡镇中学八年级学生的体质在多个方面较城市和县镇八年级学生来说,均处于劣势。而在偏远山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学校体育资源匮乏。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为增强学生体质,体育课作为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体育课成为重要途径。快速伸缩复合练习是一种较为新颖,练习形式多样且对场地器材要求较低的练习,能够有效的提高肌肉的快速伸缩能力、下
作为台湾海洋文学代言人的夏曼·蓝波安,于90年代初进入文坛,此后迸发出非凡的创作力和持续的影响力,他的作品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出版,受到了许多海内外学者的好评。本文以“生态叙事和文化建构”为支撑,以夏曼的个人经历和台湾的政治文化为背景,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探索夏曼的文学创作与民族文化、生态危机之间的关联。第一章主要以“文学生态位”为切入点,分析“童年生境与历史记忆”、“传统信仰与地域文化”和“社会运动与
钱理群的鲁迅研究呈现出独特的话语方式、情感方式和思维方式。他对鲁迅的研究,从思想的契合到心灵的交融具有鲜明的主体诉求,包括对压制和围困的反叛、对个体精神自由的彰显、对精神意志力的强调等。动荡时代的经历赋予他独特的思想体验、情感特征和历史性格,个人生命体验的投射使其鲁迅研究具有对话性的特征。从钱理群鲁迅研究的内容入手,讨论其鲁迅研究的特点,并阐释这特点背后的形成原因。讨论其个人经历、学术历程和与时代
理一分殊说在朱子的思想构成中实为儒佛交涉的一个关键枢纽,原因在于理一分殊一是朱子弃佛归儒的关键契机,二则为朱子建构其理学系统重要之义理架构和方法论,其三则理一分殊为朱子吸收佛老诸家之重要工具,同时又为其辟佛之把柄。而佛家自身亦有其系统内之理一分殊思想,其中既有为朱子所吸收化用者,亦有独立于朱子批判之价值。朱子之采用理一分殊说进行辟佛“吾儒之学所以异于异端者,‘理一分殊’也”,一方面既是在儒学系统内
随着时代潮流不断向前推动,农民工群体内部也出现了更迭变换,老一代农民工逐渐退出城市发展建设,而八十年代以后出生的新一代农民工开始成为新时期农民工的主要组成部分。由于经济发展方式产生较大转变,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受到很大影响,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也面临着与老一代农民工不同的新压力。他们既不能融入城镇,也无法回归乡村,身份的双重性使得他们难以应对他们目前所面临的压力事件,这将不可避免地对个人以及整个社会造
面对虚拟实在这一新兴事物,许多哲学家将之视为虚构或非实在的事物。然而,美国哲学家查尔默斯提出了一种虚拟实在论,其理论力主虚拟对象的实在性、虚拟经验的真实与价值。本文将在此主要讨论的是其关于虚拟对象实在性的论证。在本体论层面上,查尔默斯的整体策略是证明“虚拟对象是数码对象”。我将称这一策略为“数码对象论证”(DA)。DA有两个分支论证,一个可以叫做“因果力量论证”(CA),另一个则可以称为“感知论证
在过去的十几年间,随着城镇化发展的需要,大开发大建设的范围不断扩大,城郊的土地被大量征用。为了推进区域发展,征地动迁后大量农民动迁后被安置到各类小区,农民变成居民,产生了一种新型社区——过渡型社区。这种类型的社区是因为解决失地农民安置问题而产生的,然而安置不仅仅是失地农民,还有大量的外来人口进入,因此这类社区有着与众不同的特征。本文着眼于依法治国前提下基层社会法治化的建设背景,分析了过渡型社区治理
独生子女家庭是计划生育制度的特殊产物,具有很大的脆弱性。当意外风险夺走孩子的生命,而他们也很难再生育或不愿意再要孩子,失独家庭便应运而生。失独家庭作为弱势群体,面临着情感压抑、不愿交流等问题,因此关爱失独家庭尤为紧迫,但目前在社会工作专业领域,针对失独家庭的项目较少。本文以昆山市“玫瑰人生”—关爱失独家庭项目为基础,在互惠模式的指引下,探究支持性小组在关爱失独家庭中的应用。首先明确项目背景,接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