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方地区缟蝇科系统分类研究(双翅目:缟蝇总科)

来源 :中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k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缟蝇科Lauxaniidae属于双翅目(Diptera)缟蝇总科(Lauxanioidea)。世界已知3亚科166属2000余种。缟蝇成、幼虫营腐食性和菌食性生活,经常在落叶、稻草、腐烂的树桩或鸟巢中活动,在降解有机质、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部分属的成虫可访花,有助于植物传粉;对环境变化敏感,已被欧洲专家用作农田生态系统环境变化评价的指示生物。本论文对中国北方地区缟蝇科昆虫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类学研究。文中回顾了亚洲和中国缟蝇科昆虫的研究简史及现状,简要介绍了缟蝇科昆虫的生物学、生态学。首次较为系统的记述了中国北方地区缟蝇科昆虫2亚科9属86种,其中包括1中国新记录属、30新种(29种未定名)和36中国新记录种;编写了分亚科、属、亚属以及种的检索表,绘制了 45种的雄性外生殖器图,对头、胸、翅等局部鉴别特征进行了拍照。研究前,中国北方己知6属26种;研究后,中国北方已知9属86种。所有研究标本(包括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农业大学昆虫标本馆。
其他文献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鸡蛋生产与消费国,并且以鲜蛋消费为主(占90%以上),但是鲜蛋在贮藏期间会发生明显的品质变化如蛋清稀化、pH值升高等。本文依据哈夫单位、失重率、蛋清pH值等指标,研究了鸡蛋主要品质的变化过程与机理,筛选了鸡蛋最佳气调贮藏方法。论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论文通过测定哈夫单位、失重率等质量指标结合质构分析、扫描电镜等方法,研究了不同贮藏温度和气调包装条件下鸡蛋品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鸡
通过室内生测实验筛选了 20株细菌对禾谷孢囊线虫二龄幼虫运动性的影响。结果显示,XZ33-3对禾谷孢囊线虫的抑制效果最好,然后依次是XZ 17-1,XZ 24-2-1,MH 58-60-10,MH 58-60-04,MH 01-04-01。通过16S rDNA测序对这些细菌进行鉴定,利用API 50CHB试纸条从生理生化方面测定了他们对碳源和氮源的利用,并测定了他们对植物的促生作用。鉴定结果显示,
哺乳动物卵母细胞发育成熟是后续受精和胚胎发育过程中非常关键的前提。然而,有腔卵泡内的卵母细胞在已具备减数分裂恢复能力时却一直处于减数分裂阻滞状态。这种阻滞只有在促性腺激素LH峰到来后才解除。已有的研究表明卵母细胞自身的腺苷酸环化酶ADCY产生的高水平的cAMP是维持这种阻滞的关键原因。相反,卵母细胞内的磷酸二酯酶PDE3A能够特异性的降解cAMP从而使卵母细胞减数分裂得以恢复。目前的研究认为通常情
玉米定向播种技术是未来实现增产的主要方法之一,据现有的研究成果显示,玉米定向播种技术比传统播种技术增产效果明显。为解决玉米机械化定向播种的根本性难题,本课题开发研制了一套集电磁振动定向理论与机器视觉识别技术为一体的种子定向排序输送系统,为玉米定向播种的实现奠定基础。通过对种子的外观尺寸、千粒重、密度以及与不同材料之间的摩擦系数的测定,明确了玉米种子的外观及物理特性;通过人工对玉米定向播种进行了初步
生物体细胞内钙稳态对于维持细胞正常机能至关重要。钙稳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钙稳态失衡可导致细胞内钙浓度异常性升高,即钙超载,从而影响钙信号调控作用,导致细胞及细胞器功能异常,严重时可诱导细胞损伤或凋亡。冷冻保存作为刺激因素可导致卵母细胞内钙稳态失衡,但这种失衡机制及其与冷冻损伤的关系尚不清楚。因此,本研究在玻璃化冷冻保存成熟牛卵母细胞前阻断内质网钙通道,探明介导钙稳态失衡的主要钙通道及其作用机制。
本研究以甘薯高类胡萝卜素含量品种维多利及其突变体HVB-3为材料,利用RNA-seq技术得到差异表达基因,从中克隆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相关的基因IbNAC29和IbDXS,并分别将其转化拟南芥,分析其功能。对本实验室克隆的IbGGPS和IbZDS基因进行了功能鉴定,获得了高类胡萝卜素含量转基因甘薯新材料。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维多利及HVB-3转录组测序是通过Illumina HiSeq2500高通
食醋作为为数不多的酸性调味品,受众面广、消耗量大。食醋有益健康的观念深入人心,以食醋为原料的保健食品的市场潜力巨大。市售食醋类保健食品多采用额外添加昂贵的中药材、珍珠的方式。事实上,食醋自身促进健康作用的诸多机理尚不清楚,食醋特色工艺在其中的作用也有待进一步研究。剖析食醋特色工艺、发掘食醋的活性因子,并研究其作用机制不仅具有很好的科学意义,也可为食醋类保健食品开发提供科学的思路,进而产生工业价值。
赭曲霉毒素A(OTA)是一种广泛污染于粮食作物和食品中的的真菌毒素,是近年食品安全领域关注的风险因子之一。OTA具有肾毒性,肝毒性,免疫毒性和致畸致癌作用,其中肾脏是OTA最主要的靶器官。关于OTA肾毒性机理的研究很多,但关于OTA对人胚肾细胞HEK 293周期分布和DNA损伤影响的研究目前还未见报道。本文通过研究OTA对HEK 293细胞周期分布和DNA损伤的影响,进一步完善了 OTA的肾毒性机
玉米开花期是影响玉米产量和适宜种植区域的重要因素。玉米茎腐病是影响玉米生产的严重土传病害,全球范围内均有发生,在我国每年造成的玉米产量损失约为5%-10%。前期研究发现ZmCCT具有一因多效性:既能通过光周期途径调控玉米开花期,是影响玉米开花期和种植范围最为重要的基因;同时能够调控玉米对禾谷镰刀菌茎腐病的抗性。研究还发现,ZmCCT基因上游2.4kb处的一个CACTA转座子插入是造成ZmCCT在开
真菌毒素(Mycotoxin)是一类由真菌产生的有毒次级代谢产物,全球每年约有25%的粮食会受到真菌毒素污染。其中,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AFB1)是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划分的1A类强致癌物。柄曲霉素(Sterigmatocystin,STC)是AFB1的合成前体,具有潜在的致癌性,被IARC划分为2B级致癌物。截止到目前,由于数据的缺乏,世界各国还未对食品中的STC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