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TP多流传输技术优化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420303622163c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发展的初期,是提供“尽力而为”服务的分组交换网网络,它主要支持FTP协议、E-mail、HTTP等相对传统的数据业务,这些业务对网络时延等性能要求不高。如今,网络数据中更多的加入了web应用、VOIP业务、视屏等对网络带宽和时间延迟等要求高的网络业务。同时随着终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普通网络终端,如电脑、手机等都拥有不止一个网络接口,除了有线的DSL和以太网接口,还有普遍存在的无线接口以及3G网络等接口。这些使得现在的传输层协议TCP和UDP无法很好的满足不断提高的传输要求。这时新的传输层协议SCTP协议成为了研究的热点。尤其是多流和多宿主等特性的提出,SCTP已经成为了具有广泛适用性的传输层协议。本文通过分析SCTP的并行多路传输SCTP-CMT在传输时所产生接收端数据包的乱序,和其导致接收端重排序和发送端不必要的快速重传而影响整个传输系统的吞吐量这一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路径选择和数据包调度策略。首先,从路径调度角度提出了一种基于带宽测量的SCTP-CMT传输和重传策略。通过分析在并行多路径传输时当路径条数过多,路径之间的带宽差异导致传输接收端产生乱序和不必要的重传。通过对路径带宽的实时测量和对路径进行集合划分,区别用于传输和重传的路径,从而提高吞吐量,减少数据包的重传,提升了总体的传输质量。其次,通过对数据包到达和传输时间的分析,从数据包调度角度提出了基于RTT的前向预测调度算法。利用测量路径传输RTT,并利用测量得到的RTT数据预测当前发送的数据包到达传输端的时间,从而决定数据包的发送顺序,对其进行调度,让数据包尽量的按照TSN顺序到达接收端,从而减少乱序的产生,减少了重排序所需要消耗的资源以及因乱序而导致的数据包的不必要重传。提升了传输的吞吐量。最后,对每一个方案,分别修改ns-2下的SCTP模块,对方案进行并行多路径传输的仿真,仿真结果从从吞吐量、TSN到达时间,包传输数量和丢包数量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基于带宽测量的SCTP-CMT传输和重传策略和基于RTT的前向预测调度策略两个方案能够有效的提高网络吞吐量,减少数据包重传。
其他文献
随着外弹道测速雷达的发展,雷达信号的处理技术也随之蓬勃发展。在以往的信号处理技术中,时域和频域的方法是大家普遍采用的方法。从时域和频域图谱上,我们可以分别观察到信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信息需求的激增,人们发现水利工程特定对象、物流中的移动物体、交通系统中运行的车辆、医院的特殊病人、监狱服刑人员及矿井下工作人员等特定目标,都需
随着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Prognostics and HealthManagement,PHM)技术逐渐成为新一代飞机设计和使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航电设备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系统正在成为信号处理的
现在的网络管理,对网管系统的要求必须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和对标准协议支持的规范,支持不同厂家不同HFC设备的能力,通过HFC网路管理系统的开放式的接口标准以及对系统的上层业务的
随着生活中消费电子产品的日益增多,人们渴求一种便捷的能容纳多个设备的家用充电平台。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无线电能传输(WPT)技术在供电方式上的创新备受关注。特别是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MCR-WPT)技术,它是一种具有安全、简洁、中距离传输和高效率等优点的新型技术,能够很好地被应用于家庭和办公等环境中。利用该技术,充电平台能有效地给多个移动设备同时无线供电,具有广阔的研究前景。本文研究的是具有
近年来,随着无线移动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用户对高带宽、高效率、高质量和低时延业务的需求不断提高,然而有限的频谱资源成为阻碍蜂窝系统性能提高的最主要因素,如何尽可能地
MIMO技术在不需要增加频谱资源和天线发送功率的情况下,可以成倍地提高信道容量;分集技术利用多条传输相同信息的相互独立衰落特性的信号路径,可以大大地降低衰落对无线通信的
当前图像处理领域,尤其是图像恢复领域,大部分算法都围绕着挖掘添加有价值的图像先验信息进行。由于相似的特征图像块或者特征图像方块之间相关性强,可以约束其构成矩阵或者
作为传统有芯电子标签的有力竞争者,无芯RFID标签因其低廉的成本将来有可能以射频条形码的形式得到大规模的应用和推广。由于在功耗、数据安全、环境适应能力等方面具有潜在的
随着数据传输需求的快速增长以及集成电路技术的飞速发展,更可靠更高效的数字通信系统已成为主流,而绝大多数的数字通信系统都会使用编码调制技术,其中应用最广泛的就是比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