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藏高原东南缘属欧亚板块和印度板块碰撞形成,该区域的地质构造非常复杂,包含了班公湖一怒江断裂、嘉黎-然乌断裂及澜沧江断裂等多条重要断裂带。开展该区域的地质研究可以解决印度板块的碰撞、俯冲机理及高原物质侧向流动等一系列重要的地质问题。青藏高原东南缘深部电性结构的研究,对于解决青藏高原形成、演化的动力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国土资源部项目SinoProbe-01,目标是建立中国大陆的大地电磁标准网。SinoProbe-01项目在西藏地区采集了大量大地电磁测深(MT)数据,本论文选取东南缘区域的大地电磁测深数据,进行了功率谱挑选、远参考等处理及非线性共轭梯度二维反演,对反演结果进行了地球物理及地质解释。前期的数据处理方面,介绍了功率谱挑选及远参考道技术。在得到质量优异的数据后,做了电性主轴分析并结合地质走向确定了主构造走向。接着进行了二维偏离度分析,确定可以用二维反演方法研究区域电性结构。论文第四章介绍了本次研究工作涉及到的几种正反演方法,依据研究区域的地质背景,设计了两个层状介质模型,尝试进行不同参数的二维反演研究。讨论了参数设置及反演模式对反演结果的影响。论文结合研究区域大地电磁测点布设特点及地质构造走向,拉取了 4条大地电磁测深长剖面,进行了非线性共轭梯度二维反演。根据反演结果对各剖面地下电性结构进行了分析说明。电性畸变带是断裂带的反映,讨论了各断裂带深部电性结构特点。综合四条剖面总结了东南缘区域整体地下电性结构特点。西藏东南缘地下高导体分布广泛,分析其原因可能是部分熔融与含盐流体的共同作用。最后,结合该区域重磁资料,提出了西藏东南缘深部构造及地下介质物性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