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移植修复骨缺损过程中,离心浓缩后的骨髓基质干细胞在骨缺损瘢痕组织内成骨效应,为临床应用浓缩处理骨髓抽吸液治疗骨缺损和骨不连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制备新28只健康新西兰白兔双侧桡骨中段10mm骨缺损实验模型。6周后,A组作为实验组于左侧桡骨骨缺损瘢痕组织内注射入经过梯度离心(1800r/min,20min)浓缩处理获得的平均有核细胞浓度约为86.82±10.21×106个/ml的骨髓抽吸液;B组作为试验对照组于左侧桡骨骨缺损瘢痕组织内注射入未经离心浓缩处理的骨髓抽吸液,平均有核细胞浓度约为9.80±8.01×106个/ml的骨髓抽吸液;C组作为空白对照组,于A组、B组右侧桡骨骨缺损瘢痕组织内不作骨髓抽吸液注射。分别于术后30d。60d和90d时行X线、大体和组织学观察。
结果:X线、组织病理切片骨髓浓缩组多数术后30天有明显的骨痂生成,术后60~90天形成骨性连接,新骨形成、骨改建及骨髓成熟度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结论:经皮自体浓缩骨髓注射在骨缺损区的瘢痕组织内有明显成骨作用,其有效性与移植的骨髓基质干细胞的浓度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