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近年来中国水资源消耗急剧增长及污水排放问题日益严重,水资源短缺也成为制约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中国水资源消耗进行整体及分部门的驱动因素分析,找到造成环境压力的主要产业链及关键部门,有助于政府制定相关措施来有针对性地开展节水活动。 本文对中国投入产出表中水资源消耗账户进行研究。首先,本文利用结构分解方法分析了水资源消耗强度、投入产出结构、最终需求结构、最终需求规模四项驱动因素对1980-2013年中国作物水、蓝水、灰水消耗变化的影响,并对2009-2013年中国各部门的作物水、蓝水、灰水消耗变化影响进行分析。其次,本文利用结构路径分析法对导致经济系统环境压力的主要产业链路径进行分析。分别计算出作物水、蓝水、灰水的耗水产业链路径的消耗变化量并排序,分别选取三种水资源消耗变化量最大的前30条路径进行分析。最后本文识别出三种水资源的节水关键部门,通过用水系数分析及产业链上下游部门分析,提出中国节水型产业结构的优化策略。 通过对驱动因素的分解发现:对于作物水、蓝水、灰水消耗量减少贡献最大的因素均为消耗强度减小,即单位GDP增加值水消耗量降低。对于作物水、蓝水、灰水消耗量减少放缓贡献最大的因素均为最终需求规模增大。通过对产业链结构路径分解发现:对于作物水,消耗量最大的产业链路径类型为“作物种植→(中间部门)→最终需求”。对于蓝水,消耗量最大的产业链路径类型为“畜牧业和畜产品→(中间部门)→最终需求”。对于灰水,消耗量最大的产业链路径类型为“服饰→最终需求”和“畜牧业和畜产品→最终需求”。作物水的节水关键部门是作物种植,蓝水和灰水的节水关键部门是作物种植和化肥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