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酰化改性稻草的热塑性研究

来源 :江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xp_crysta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由于环境、石油、能源等问题日益突出,以秸秆作为化工原料的研究逐渐引起人们的兴趣。与传统原料相比,秸秆价格低廉,产量丰富。最关键的是秸秆属于农业废弃物,可再生,可降解,秸秆资源的利用可以减轻对环境的负担。因此,如何合理、高效利用大量的可再生、可降解、价格低廉的农作物秸秆资源,使其变废为宝一直是学术界和工业界研究的重要课题。本论文以乙酸酐为改性试剂对稻草秸秆纤维进行化学改性,通过酯化反应,在秸秆的主要化学成分纤维素、半纤维素、木素上引入一定数量的乙酰基,可以扩大纤维的空间体积,减弱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改变秸秆的微观结构,从而获得可热塑成型的秸秆改性材料。考察了原料粒径、催化剂(硫酸)和改性试剂(乙酸酐)及溶剂(冰醋酸)用量、温度、时间对乙酰化改性程度(以增重率WPG表示)的影响。优化的改性条件为:稻草粒径为80-100目,经水洗和苯-乙醇抽提预处理;反应前稻草粉末需在冰醋酸中于50℃活化30min;冰醋酸、乙酸酐和硫酸与稻草粉的质量比为10: 3: 0.09: 1,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为2h,此时获得的乙酰化效果最优。但是经过傅里叶红外(FTIR)、广角X-射线衍射(WAXD)、差热分析(DSC)、热重(TG)、核磁(NMR)等仪器对不同改性条件下获得的产物的结构和性能的表征结果表明:乙酰化稻草的热塑性与改性程度有关,但并非产物的增重率越高其热塑性越好;增重率对热塑性的影响比较大。当在上述优化的溶剂、催化剂和乙酰化试剂用量的条件下,降低反应温度至35℃,延长反应时间至24h,不仅能改善反应的均匀性,产物的热稳定性和热塑性均有所提高,并且熔融温度(190℃)低于分解温度(232℃)。此改性产物可以在不加任何添加剂的情况下热压成型或者流延成膜,但制得的稻草板和膜比较脆,加入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乙酯后能改善其柔性。
其他文献
林语堂英文小说《京华烟云》的艺术成就体现在多方面,其中之一即是其中丰富多彩的民俗叙述。就民俗事象而论,小说涉及到婚嫁民俗、岁时民俗、语言民俗、信仰民俗等许多方面。
针对常规故障预测方法难以分析复合故障的情况下各个故障对系统的交互作用、难以分析装备数据复杂特征、难以实时准确预测故障等现状,对现代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方法应用在故障
当今海洋运输越来越多,船舶出现溢油问题也一直变多。国内海事单位的有关资料表明,渤海湾以及珠江口、还有长江口以及台湾海峡这些经济活动丰富复杂的区域,属于当今四个沿海
旅游消费是扩大内需的重要内容之一。泛长三角地区具有人口、交通、经济与旅游资源优势。发挥长三角区域内协调机制的作用,建立健全泛长三角地区的合作机制,进一步转变旅游产业
报纸
本文通过梳理和分析战后日本政府预算制度发展演进历程及现行政府预算构成,旨在探讨和发现日本政府预算制度的特点,以及所反映出的同期世界各国的总体发展趋势、基本潮流和共
攻击性是个体发起攻击行为的内部心理机制,而对攻击性的内隐特征的研究源自于内隐社会认知。学者们在借鉴、发展和改进内隐社会认知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已经证实了内隐攻击性的
介绍台湾地区灵芝、冬虫夏草、姬松茸、舞茸、云芝、桑黄、樟芝、蜜环菌及白桦茸9种食药用菌的菌丝体产品的形态、历史、生产过程,及其市场销售情况。指出菇类菌丝体液体培养
在阐述了热力型、燃料型和快速型NOx生成机理及其控制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剖析某发电厂2号锅炉的结构和燃烧特点,对其制定了低氮燃烧优化改造方案。方案实施后,NOx排放量降低超
<正> 由此,相较于咄咄逼人的“金陵派”,“浙派”帖学无疑是最具潜质和内力的,在不远的将来,南派帖学中心将最终移于钱塘也未可知。从当代书法南北派立场审视,北派主要承受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