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旧城危房改造评析

来源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701218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是我国首都和政治文化中心。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的城市,一直到建国初期北京还保留着古代规划思想指导下建成的传统都城格局。旧城中的大量街道、胡同的历史可以一直上溯到元代,典型传统民居四合院也是由明清两代一直延续下来的,它们和旧城内的大量文物一样,都是极其珍贵且是独一无二的历史文化遗产。然而,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房地产业的快速兴起,在北京旧城出现了大规模的危旧房改造热潮。在危旧房屋被成片改造,居民生活条件迅速改善的同时,大规模改造打破了原有城市结构的平衡,对北京的历史文化环境造成了较大的破坏,给整个城市带来了诸多的社会经济问题。 旧城改造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而作为旧城中大量存在的居住性街区的危旧房改造无论在改造量上还是造成的影响上都占据了旧城改造的主要部分,是旧城改造的主要内容。面对现状大规模改造造成的破坏性影响和大片仍未被改造地区落后的居民生活条件,改造将如何继续,仍然是一个问题。 本论文从物质空间角度出发,结合其他几方面与改造密切相关的社会因素,以改造后建成环境为研究内容,通过对危改历史进程中不同模式的改造得到的建筑空间环境进行分析,力求以客观实证的方式反映危改的历史和现状,评价北京旧城危房改造的得失利弊,进而探讨在特定时代背景下的危房改造的根本矛盾及其化解的办法。论文选择了一些具有一定典型性的改造实例,通过实地走访调查,总结各实例的设计手法,运用比较方法对改造前后空间及其内涵的变化进行深入分析,结合居民反映的情况得出可供评价得失利弊的论据。在对改造得失利弊的评价中运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以城市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为标尺,重点针对大规模改造的成果进行评价。最后汇总大规模危旧房改造中出现的问题探讨旧城危房改造的矛盾并提出一些缓解矛盾,均衡保护与改造力度的可行办法。
其他文献
现代室内设计是从建筑设计中分离出来的一门交叉学科与专业,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推动下,正以其技术与艺术,实用与审美密切结合的独特风貌,跻身于当今国际热门学科之列。 但是
学位
各种事物都是过程性的事件,一方面各有其特性,一方面又彼此相关。每一事物都处在其它事物所构成的不断变化的脉络之中,并在这种动态的脉络中以共同创造的方式成就自身。建筑更新
本文的论述主要针对的是当今建筑界的一种现象:三维连续面,即将传统表现中相互分解的水平界面和垂直界面处理成连续或相互融合的状态。文章的论述以大量的设计实例为依据,对实例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产结构的改变,当代中国城市迅速扩张,而城市居民对城市环境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在此社会背景之下,我国许多城市所进行的滨江(河)区建设在很大程度上改善
在我国南方炎热地区,夏季太阳辐射较强且持续时间长,因此对建筑外窗的隔热、遮阳有较高的要求。内置百叶中空玻璃将百叶与中空玻璃相结合,兼具隔热、遮阳及调节光线等作用,能较好
不同性质的城市其公共空间所承载的功能与特性相差甚远,但现在多数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研究集中于对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区域的保护与开发。相比较之下,对于新兴工业城市公共空间的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同时也是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在迈入二十一世纪的同时,中国社会将全面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本论文立足于可持续发展的人本观,通过对人口老龄化发展现状及
步行商业街作为城市的经济、文化活动中心,记载着城市的发展变化过程。20世纪90年代,中国各大城市掀起了商业街改造、建设的热潮,但是收效甚微。如何让步行商业街走出困境,焕发出
自古以来,几何就和建筑有着紧密联系,它们都与空间有关。建筑建构空间,几何认知空间。正如几何学一词原意最早是来源于“测量土地”的意思。 而随着几何的发展,建筑造型也呈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