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复方利血平氢氯噻嗪片制备工艺研究。
复方利血平氢氯噻嗪片为降压药的复方制剂。该制剂处方由河北省邯郸市中心医院的医药工作者经多年临床经验制定,由利血平、硝苯地平、盐酸异丙嗪、氢氯噻嗪、氯氮卓、地巴唑、芦丁、氯喹等八种成分组成。为了将该药物更好的应用于临床并便于储存和服用,本实验研究了该制剂薄膜衣片的制备工艺。
目的:设计工艺路线,制定出方法简便、条件确定、性能稳定的包薄膜衣的制备工艺。
方法:通过对复方利血平氢氯噻嗪片处方的原辅料的分析,并通过影响因素实验和加速实验研究,对包衣后的片剂进行稳定性考察,优选出包衣液处方,并制定出包薄膜衣的制备工艺。
结果:通过筛选,确定本品包衣液处方(以包800 g素片片芯计)为羟丙甲纤维素RT-15 20 g,邻苯二甲酸二丁酯10 g,二氧化钛8 g,聚乙二醇6000 2 g,聚山梨酯80 5 g,蓖麻油8g,70%乙醇400 g。此外,确定了稳定的制备工艺。
结论:通过实验优选出了复方利血平氢氯噻嗪片包薄膜衣的最佳制备工艺,用该工艺条件生产的复方利血平氢氯噻嗪片包衣后的硬度和崩解时限均符合复方利血平氢氯噻嗪片技术要求,为该片剂改为薄膜衣片提供基础材料。
第二部分、复方利血平氢氯噻嗪片质量标准的研究。
目的:建立复方利血平氢氯噻嗪片的质量标准,为复方利血平氢氯噻嗪片的质量控制提供法定分析方法和理论依据。
方法:
(一)性状:根据多批样品的实际性状描述。
(二)鉴别试验:查阅资料并根据《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采用颜色鉴别法分别鉴别本处方中的药物成分。
(三)检查试验:根据《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IA片剂项下的制剂通则,分别检查片重差异和崩解时限。
(四)含量测定: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复方利血平氢氯噻嗪片中利血平、氯氮卓、氢氯噻嗪和芦丁的含量。
1.利血平的含量测定:
(1)选择检测波长:采用UV光谱扫描法确定利血平的最大吸收波长。
(2)色谱系统适用性试验:调整流动相的组成、配比、流速,使得利血平色谱峰的分离度、理论塔板数、对称因子符合要求。
(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优选提取溶剂,调整溶剂配比,确定最佳的样品前处理方法。
(4)方法学考察:进行空白试验、标准曲线、精密度、稳定性、重现性和回收率试验。
(5)含量限度:初步制定本品每片所含利血平的含量限度。
2.氯氮卓、氢氯噻嗪、芦丁的含量测定方法同利血平。
结果:
(一)性状:本品为黄色片。
(二)鉴别:成功地鉴别出利血平、盐酸异丙嗪、硝苯地平、芦丁。
(三)检查:三批样品的片重差异都在±7.5%范围内、崩解时限都低于15min。
(四)含量测定:
1.利血平的含量测定条件及结果:(1)利血平的最大吸收波长为267nm;(2)色谱系统适用性试验:色谱柱为ZORBAX SB-CN(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庚烷磺酸钠-乙腈(55:45);流速为1.0ml/min;利血平色谱峰的理论塔板数大于4000,与相邻色谱峰的分离度均大于2.0。(3)方法学考察结果:利血平的阴性样品没有干扰;利血平对照品在进样量0.0296~1.16μg间线性关系良好:稳定性试验中对照品的RSD%为1.35%,供试品的RSD%为1.2%;精密度试验中对照品的RSD%为1.7%,供试品的RSD%为1.28%;重复性试验的RSD%为0.7%,平均回收率为99.8%,RSD%为0.12%。(4)含量限定:暂定本品每片利血平的含量应为标示量的85%~115%。
2.氯氮卓的含量测定条件及结果:(1)氯氮卓的最大吸收波长为267nm;(2)色谱系统适用性试验:色谱柱为ZORBAX SB-CN(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庚烷磺酸钠-乙腈(62:38);流速为1.0ml/min;氯氮卓色谱峰的理论塔板数大于4000,与相邻色谱峰的分离度均大于2.0。(3)方法学考察结果:氯氮卓的阴性样品没有干扰;氯氮卓对照品在进样量0.3896~6.234μg间线性关系良好;稳定性试验中对照品的RSD%为0.6%,供试品的RSD%为0.5%;精密度试验中对照品的RSD%为1.1%,供试品的RSD%为0.7%;重复性试验的RSD%为1.2%,平均回收率为98.8%,RSD%为0.6%。(4)氯氮卓的限度:暂定本品每片含氯氮卓应为标示量的85%~115%。
3.氢氯噻嗪的含量测定条件及结果:(1)氢氯噻嗪的最大吸收波长为267nm;(2)色谱系统适用性试验:色谱柱为 ZORBAX SB-CN(4.6mm*250mm,5μm); 梯度洗脱,流动相:0~7min为庚烷磺酸钠-乙腈(75:25);7~15min为庚烷磺酸钠-乙腈(50:50);流速为1.0ml/min;氢氯噻嗪色谱峰的理论塔板数大于4000,与相邻色谱峰的分离度均大于2.0。(3)方法学考察结果:氢氯噻嗪的阴性样品没有干扰;氢氯噻嗪对照品在进样量0.44825~7.1720μg间线性关系良好;稳定性试验中对照品的RSD%为0.8%,供试品的RSD%为1.2%;精密度试验中对照品的RSD%为0.9%,供试品的RSD%为0.9%;重复性试验的RSD%为1.3%,平均回收率为97.9%,RSD%为0.9%。(4)氢氯噻嗪的限度:暂定本品每片含氢氯噻嗪应为标示量的85%~11 5%。
4.芦丁的含量测定条件及结果:(1)芦丁的最大吸收波长为267nm;(2)色谱系统适用性试验:色谱柱为Eclipse XDB-C18(5um,250mm×4.6mm);流动相为甲醇-水(40:60),流速为1.0ml/min;芦丁色谱峰的理论塔板数大于4000,与相邻色谱峰的分离度均大于2.0。(3)方法学考察结果:芦丁的阴性样品没有干扰;芦丁对照品在进样量0.3156~10.1μg间线性关系良好;稳定性试验中对照品的RSD%为0.5%,供试品的RSD%为0.6%;精密度试验中对照品的RSD%为1.5%,供试品的RSD%为0.7%;重复性试验的RSD%为0.2%,平均回收率为99.9%,RSD%为0.2%。(4)芦丁的限度:暂定本品每片含芦丁应为标示量的85%~1 15%。
结论:描述了复方利血平氢氯噻嗪片的性状;多批样品的片重差异、崩解时限均符合规定;成功地对利血平、盐酸异丙嗪、硝苯地平、芦丁等进行了鉴别;对制剂中利血平、氯氮卓、氢氯噻嗪、芦丁等成分分别进行了含量控制,为复方利血平氢氯噻嗪片提供了准确、可靠的检测方法。
第三部分 复方利血平氢氯噻嗪片稳定性的研究。
目的:通过对复方利血平氢氯噻嗪片3批采用塑料瓶包装的样品6个月的稳定性考察初步确定药品的有效期。
方法:根据复方利血平氢氯噻嗪片质量标准和药品制剂稳定性指导原则,分别在温度(40±2)·C、相对湿度(75±5)%和温度(25±2)·C、相对温度(60±10)%的条件下放置,然后分别于0个月、1个月、2个月、3个月和6个月末取样测定一次,按稳定性重点考察项目,分别对性状、崩解时限、鉴别、微生物的限度及含量测定进行检查。
结果:3批复方利血平氢氯噻嗪片采用塑料瓶包装的样品在稳定性考察的6个月期间,各项指标均符合规定。重点考察项目,考察结果:性状的考察:本品为黄色片,符合规定;鉴别试验结果:均显现出利血平、盐酸异丙嗪、硝苯地平、芦丁的颜色反应,符合规定;微生物限度的检查结果:细菌数均小于10000个/g,霉菌和酵母菌数均小于100个/g,大肠埃希菌和大肠菌群均未检出,符合规定;含量测定结果,每片利血平、氯氮卓、氢氯噻嗪、芦丁的含量均为标示量的85%~115%,符合规定。
结论:经过对复方利血平氢氯噻嗪片3批采用塑料瓶包装的样品进行为期6个月的加速试验考察和6个月的长期试验考察,说明复方利血平氢氯噻嗪片是稳定的、质量可控的制剂,初步确定复方利血平氢氯噻嗪片的有效期为24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