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氢气管内泄漏自燃特性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dog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最清洁的燃料,氢能相关技术的发展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氢气的储存是氢能推广使用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目前尚未成熟、高效的储氢技术,已成为制约氢能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高压储氢已被证明是最有效的储氢方式之一,然而高压氢气泄漏可能发生自燃,进而引发火灾甚至爆炸,给高压储氢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高压氢气泄漏自燃涉及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由于当前对其机制的认识还不够深入,致使储氢系统的设计和运行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在此背景下,为了揭示氢气高压自燃的机制,本文利用实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高压氢气泄漏自燃过程进行了研究。主要工作及成果如下:1)实验研究。基于高速摄像机、高速压力测量及光强信号采集系统,搭建了氢气实验台,并基于该实验台完成了泄漏压力、下游结构、破裂方式等对自燃着火的影响实验。基于实验数据主要分析了释放压力、管道长度、管道内径、预置裂纹形状等因素对自燃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内径为10mm、管长低于1100mm时,临界着火压力随管长增加而降低,而当下游管道长度增加到1500mm后,临界着火压力却随管长增加而上升,在“Y”裂纹、10mm内径、1100mm下游管道长度的条件下其自燃着火的临界压力甚至可以低于4.1MPa;预置裂纹的形状对氢气自燃也有一定的影响,相较于“Y”和“+”两种预置裂纹,相同下游管道尺寸下,“-”裂纹对应的临界着火压力更高。2)数值模拟研究。基于开源数值计算软件Open Foam,利用氢气详细动力学机理,对管内高压氢气泄漏自燃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的对比,证明了模型和数值模拟算法的正确性。基于该模型和算法对氢气泄漏自燃过程进行了动力学模拟,详细分析了释放压力、下游管道结构等对自燃着火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氢气初始压力的增加会极大地提高激波后氢-空气混合物的温度,并在氢-空气混合区前沿产生大量的自由基,高温环境和自由基浓度的增加共同促进了自燃现象的发生;下游管道长度几乎不影响前期激波发展过程和组分变化,但是随着下游管道长度的增加,氢-空气混合物在管内的停留时间也越长,则更有利于自燃的发生。通过实验及模拟研究,本文获得了高压氢气泄漏自燃的一些基本规律,为储氢设备的研制及其安全使用提供了一定理论依据,为进一步深入认识高压氢气泄漏自燃过程创造了条件。
其他文献
一、微课教学优势(一)内容精悍在高中时期,学生需要学习多类课程,其学习压力与负担较大。但是,信息技术课程主要以技术类知识教学作为主导,高中生不需花费大量时间与精力死记硬背教材理论,只要完成基本操作即可。在传统课程教育教学中,教师会结合教材内容为高中生展开理论分析,讲解计算机术语和专有名词,但因学生对这些知识不熟悉,难以利用想象来理解,致使学生始终处在一知半解的迷糊状态。为了转变此种情况,
期刊
变电设备的安全运行是保证电网可靠供电的关键,是国民经济平稳发展的保障。为满足变电站稳定运行需求,巡检机器人逐步应用于智能变电站建设中,反映设备运行状态的红外、可见光等图像数据急剧增加。但现用于机器人巡检中的图像识别技术难以准确识别部分设备外形相似、缺陷状态区分度不高的设备运行状态。因此,本文在构建变电设备巡检图像多分类数据集的基础上,分析设备运行状态的成像特征,利用Faster Rcnn算法实现目
课题来源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高性能齿轮动态服役特性及基础试验”(项目号:2018YFB2001300)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细观力学与连续损伤的齿轮接触疲劳损伤演化机理研究”(项目号:51805049)。随着机械装备向高功率密度和高可靠性方向发展,齿轮接触疲劳失效问题逐渐成为限制装备可靠性和人机安全的重要瓶颈之一。在众多影响齿轮接触疲劳失效问题的因素中,材料方面的重要作用已被
能源发展水平一直都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区域国民经济发展程度和战略力量的重要指征。在能源应用方面,由于以煤炭、石油等等为代表的传统化石能源固有的不可再生的问题,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不同种能源之间的互通互补,同时发展新型能源用以替代传统化石能源等方案已经日益成为解决如今能源紧缺和能源利用效率低下现状的必然选择,在此基础上,能源互联网与综合能源系统的概念和研究应运而生。与此同时,许多国家都长期面对着能源的
直线扫描CT(Computed Tomography)成像方法通过X射线源和平板探测器的相对平行直线扫描实现投影数据的采集。直线扫描CT系统不使用传统CT滑环,可简化系统结构,降低系统成本,有较好应用前景。本文针对直线扫描CT实验平台研制其控制系统,并开展直线扫描CT成像实验研究。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分析了直线扫描CT成像方法以及相关图像重建算法研究。首先介绍了直线扫描CT成像方法的几何模
电驱动总成是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其产品集成设计与制造可以大幅提高汽车驱动系统效率、功率密度、NVH性能和可靠性。驱动电机与减速器集成可以有效减小电驱动总成体积、重量及成本,已经成为电驱动总成发展的重要趋势。当前国内外对电机电气系统及齿轮传动系统均有研究,但是鲜有考虑机械系统和电气系统间的耦合作用对电驱动总成系统动态性能的影响。本文以一款一体化电驱动系统(永磁同步电机+斜齿轮减速器)为研究对象,拟搭
由于抗生素在农牧业生产中的过度使用,其在食品中的负面影响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因此,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快速便捷、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检测复杂食品中抗生素的新方法。卡那霉素是一种常用的广谱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在农业、畜牧业和水产业中应用比较广泛,也常被添加到饲料中促进动物的生长发育,但残留在畜产品中的卡那霉素被人类长期食用后将会对人类健康产生巨大危害,如会导致耳毒性、肾毒性等副作用。我国、欧盟、美国FDA以
食品安全问题一直备受人们关注,食品中的有毒有害物质会引起食物中毒,因此对食品中的有毒有害物质进行快速,准确地检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光学探针技术相比传统检测方法而言具有检测快速,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等特点,在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检测,生物医疗等领域内得到了普遍的运用。近红外光学探针是荧光探针技术中非常特别的一类。由于其抗背景干扰能力强,组织渗透性强的同时对活体的损伤小,故有利于进入生物体内进行成像研究
能源短缺与环境污染的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有效治理环境、缓解能源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众多学者的研究热点。近年来,消耗能量低、操作工艺简单、降解高效的光催化技术备受学者关注,且在环境治理、清洁能源制备以及医疗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目前,设计制备高效稳定的光催化剂已经成为光催化技术发展的重点与难点。二氧化铈(CeO2),氧化还原特性优异、催化活性位点较多、具有稳定的化学性质,作为一种新型光催化材料
我国正面临经济转型升级和城市内涵式发展的要求,城市更新逐渐成为我国城市建设的重要举措。如何评估目前及未来我国城市更新的整体规模进展和经济潜力,对审视城市更新在城市经济增长中的价值具有重要意义。相关学者虽有关注,但缺乏对于城市更新活动经济影响的定量测度。论文首先结合城市更新经济性和产业关联效应的相关研究成果,以产业的基础理论和投入产出理论为基础,通过梳理相关概念术语和城市更新实践,界定了城市更新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