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派剧作家丘园研究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zihao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州剧派是明末清初颇具影响力的戏剧创作团体,他们的传奇作品具有平民化的文化精神和舞台化的艺术特征,在明清戏曲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丘园作为苏州剧派的成员之一,既有传奇作品,又有诗词集、画作,是一位才华横溢、不慕名利的遗民作家。本文旨在对丘园进行全面的研究,对丘园的家世、生平交游和著述情况作较为详细的阐释,对其传世作品逐一分析,在比较丘园与苏州剧派其他作家传奇作品的过程中,探究其戏剧创作的特色。本文的主体部分分为三章。第一章主要介绍丘园家世、交游和著述。丘园祖上丘岳为北宋名将,获封“东海侯”,丘氏家族一时声名显扬,族中人才辈出。入元后家族逐渐没落,到丘园一辈已居于社会下层。丘园虽隐居坞丘山,但交游不断,与尤侗、吴伟业、殷世安、张贵胜等来往密切。丘园在当时的画界有很高的声望,门下学画弟子众多,也常与同乡画家切磋画技。本章还对丘园戏剧作品、诗文著述给予介绍,对丘园的基本创作做一个梳理。第二章重点研究丘园独立创作的传世戏剧作品,明确了《虎囊弹》和《党人碑》的作者为丘园。从现存残出探究、流传演变情况、影响深远的原因等几个方面对《虎囊弹》进行分析。生动的戏曲情节、悲怆的特定情怀、铿镪顿挫的音律,是《山门》单折流传广泛的基本原因。《俗文学丛刊》中的“何先生脚本”补充了《虎囊弹》残出的现存情况,即使不能再现《何乙保写状》一出的原貌,但对了解何乙保这一人物形象提供了重要参考。丘园对当时国家、民族强烈的忧患意识和伦理观念在《党人碑》中得到充分的展现,农民起义被镇压,统治者赏忠惩奸,反映了丘园对明朝廷的一种期待,折射出动荡时代中底层文人拯救世风的急切心态。从结构上剖析了《御袍恩》和《幻缘箱》两部全本传奇的剧情,巧用双线结构展开,善于利用误会和巧合,来推动剧情发展,增强喜剧效果。清代陈子玉的《金銮配》对《幻缘箱》有所借鉴与修订。第三章重点研究丘园的创作特色。首先探究丘园与苏州剧派作家合作的《四大庆》,对比丘园创作的第二本与其他作家创作的三本方面的异同点,归纳出丘园以剧中人物的优秀品格获得贵贱姻缘、以平等对话拉近贵贱距离、以多重巧合推进剧情发展、以喜剧性动作增强戏剧表演效果等特色。通过《党人碑》和《朝阳凤》、《御袍恩》和《人中龙》、《幻缘箱》和《英雄概》的对比,分析了丘园作品具有关心现实,劝善惩恶的特点,切合并丰富了苏州剧派的整体创作风格,在作品中渗入封建传统思想以影响广大观众。另外,丘园的戏曲创作更关注舞台表演艺术,打破重生旦轻净丑的传统格局,推动戏曲艺术由案头走到场上。
其他文献
目前国内外管道通径检测技术及设备不断得到发展、应用和普及,为管道维护和管理提供了科学准确的依据。当前国内外的管线运营商对于新建输油气管线的安全运营都提出了很高的要
当前,世界政治经济发生了深刻变化,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明显加强,命运共同体格局逐渐形成,通过区域合作谋求地区发展,应对经济一体化挑战,扩大参与者共同利益,已成为世界各国
在我们还不晓得“知识产权”为何物的时候,发达国家已经利用知识产权展开了一场接着一场的争斗,以谋求国家利益和企业利益。而今,我们犹如大梦初醒,急起直追,从高层到基层,从学术界
低年级儿童诗"读写绘"微型课程必须依靠有效的教学才能得以实施,可通过"童诗诵读、主题欣赏、名篇仿写、童诗配画"四种比较典型的课型开展教学。该微型课程的实施,是一个循序渐进
【摘 要】“微习作”从微观层面切入习作教学的各个领域,具有“目标单纯而集中,课时短小而灵活,内容明确而具体,评价多元而及时”等特点。它的教学目标落实到点,注重层次,力求激发学生的习作动机;它的教学内容紧扣课例和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开展多样的言语实践活动;它的教学评价建立在多元化的展示活动中,让学生体验成功,乐于分享,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关键词】微习作;课时目标;内容方法;展示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