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当前对手性药物进行分离的迫切需求,而目前能够规模化生产的手性药物种类十分有限。因而,亟需建立一种能对某种,或者某类甚至所有手性药物都能适用规模化拆分的方法。膜作为一种广泛被认可能用于大规模生产的材料,而受广泛的关注。分子印迹技术在分离和检测方面的应用已经比较成熟。据此,本论文在省科技厅重点项目资助下展开,以目前降压首选药-苯磺酸氨氯地平为分离对象,采用表面分子印迹技术和膜分离相结合,在自组装组件上进行拆分研究,并考察了手性拆分剂对分离的影响。具体研究内容下:1、采用FRP法,合成了具有高通量的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印迹复合PVDF中空纤维。通过反应条件优化,特别是二次印迹获得了更高容量高选择性复合中空纤维。吸附选择因子可达1.62,吸附量为0.69μmol/g。扫描电镜(SEM)表明成功的在PVDF中空纤上覆一层致密的聚合物。并对其吸附性能如动力学和热力学进行研究。为应用于下一步高通量分离提供参考与支撑。2、将上述所得最优印迹中空纤维与自组装组件结合,进行苯磺酸氨氯地平的高通量分离。对可能会影响分离体系的条件如错流时原液浓度、流速和溶剂组成等进行优化。最后根据最优分离条件:原液为0.25 mmol/L的甲醇液、错流流速为2.0 mL/min,建立了错流分离的数学模型,且通过理论计算推断出:要得到光学纯度90%以上的产品,只需要该组件的总长度为130 cm。可为其应用与大规模生产提供理论上的可行性根据。3、采用表面可控印迹法,合成了另一种具有高通量的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印迹复合PVDF中空纤维,将它自组装在自主研制的组件中。考察了不同手性拆分剂对处在分离不同液相时、不同浓度、不同溶液pH等对自组装组件错流分离效果的影响。最优条件为:将0.2 mmol/L D-酒石酸用于内侧液添加剂,同时将0.2 mmol/L SBE-β-CD作为外侧液时,能达到很好的分离效果,即高通量高选择性。接着,借鉴液液分离系统理论推算出:要得到光学纯度90%以上的产品,只需要该组件的总长度为90 cm。另外,由于所用手性拆分剂酒石酸是药物合成时常用助剂,而环糊精是药物制剂时常用辅料,对人体没有毒性。因此,用于工业生产时能简化操作,不需对分离后的产物进行进一步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