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德尔特油田兴安岭油层层序格架内储层非均质性及储层评价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king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苏德尔特油田兴安岭油层断层复杂、地层厚度变化大、储层连续性较差、物性变化快、非均质性强等地质特征和开发现状,综合应用各种勘探开发资料,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沉积学、储层地质学和开发地质学等理论和技术为指导,完成苏德尔特油田兴安岭油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沉积微相、物性特征、层序格架内非均质性和油水分布特征研究,并对储层进行分类评价,为油田调整挖潜提供了依据。论文主要成果和认识如下:(1)建立工区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将兴安岭油层划分为3个长期旋回、13个中期旋回。以中期旋回格架为约束,将主要含油层系划分为26个小层,为储层精细描述奠定了基础。(2)通过岩心观察、沉积背景和沉积特征分析,认为苏德尔特油田为近源、快速、水下、水动力较强、弱氧化-弱还原的沉积环境,储集砂体以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水道侧缘溢岸、席状砂、远砂坝为主。砂体分布受层序位置和沉积微相控制,处于中期旋回转换面附近的砂体厚度大、物性好。贝16块和贝14块砂体分布稳定,厚度和连通性比贝28块好。建立了孔、渗解释模型,认为兴安岭油层为中、低孔隙度,特低渗、超低渗储层,具有随深度增加孔、渗逐渐变差的趋势。在埋深1600~1800m范围内,存在次生孔隙发育带,带内孔、渗相对较大。(3)在层序格架内分析了储层的非均质性特征。苏德尔特油田层内发育泥质夹层,分布不稳定,层内渗透率变异系数大部分在2左右,层内非均质性中等-强;平面上砂体迁移频繁,砂体叠置关系复杂、横向连通较差;层间隔层稳定性差,局部井区缺失了封隔能力,层间渗透率变异系数均大于0.7,为强非均质。层序格架内基准面旋回决定了储层的非质性,短期旋回控制储层层内非均质性,存在:①物性向上变好,②物性向上变差,③物性变化不大,④物性向上变好复变差等4种非均质模式。中、长期旋回决定平面和层间非均质性,处于中、长期旋回转换面附近,砂体分布范围大,厚度大、物性好;处于中、长期旋回水泛面附近,砂体呈孤立状分布,厚度小,物性差。中期旋回内处于基准面低位处,砂体厚度大,颗粒粗,物性好;处于基准面高位处,砂体厚度小,颗粒细,物性差,造成层间非均质性。(4)孔隙类型以原生、次生孔隙为主,存在微裂缝。以孔隙缩小型、缩颈型喉道为主,为小喉道储层。粘土矿物总含量都在10%以上,水敏性强。(5)油藏分布受构造控制,油藏分布在大断裂上升盘的断块、断鼻等构造圈闭内,整体表现为上油下干(水)。采用“权重法”,以小层为单元将兴安岭储层分为3类,处于中期旋回转换面附近一类储层发育,二、三类储层也呈连片状分布。通过研究,形成了一套复杂断块油藏精细地层对比、非均质性研究及储层评价的研究思路和技术方法,对苏德尔特油田兴安岭油层改善开发效果,提高采收率有较好的指导意义,对同类油藏的开发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舒适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中的应用以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
当今社会,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质量、人才培养目标和手段、学校内部管理模式和方法等越来越引起高等学校的重视.一、对学分制的正确认识及其优势实行学分制的目
检测得到的COD量大小是测量环境安全值的一个关键部分,其检测方式直接和测量结果相关,所以一定要高度重视。文章先讲述了环境监测(environmental monitoring)以及化学需要量测量的含义,在这个根本上,又探索了化学需氧量测定的方式,同时展开规范测量实验,最后讲述了一下测量化学需氧量的发展意义。
英国的高等学徒制是一种将学徒制培养与本科甚至研究生教育相联系的职业教育新模式。本文从社会背景、文化传统及我国已有基础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地方本科高校引入高等学徒
随着经济的逐步提高,工业越来越朝着多样化发展,但是这同时也暴露了很多弊病。越来越多的工业排放给地球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威胁。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私家车的占有量
中学化学教材中多次谈及铁、碘等一些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这是因为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是人体生理过程中所必需的激素、酶、维生素等的组成成分,同时也是人体组织器官
目的: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的麻醉方法以及麻醉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于2014年2月~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48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患者,根据麻醉方法的不同将
在信息经济时代背景下,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欠发达地区面临产业承接与产业升级,企业创新能力是产业升级的关键因素。鉴于此,本文研究先分析了欠发达地区信息技术提升企业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