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寻求狼尾草、毛竹加工剩余物等廉价草本资源高值清洁利用新途径,将材料加工工程、木材科学与技术等学科材料成形理论与技术交叉应用于木质纤维的制备与应用技术开发,进而实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寻求狼尾草、毛竹加工剩余物等廉价草本资源高值清洁利用新途径,将材料加工工程、木材科学与技术等学科材料成形理论与技术交叉应用于木质纤维的制备与应用技术开发,进而实现生物质纤维制备与功能化应用的理论与技术的创新。完成的主要工作如下:(1)对狼尾草、毛竹与针叶树杉木的组分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三者综纤维素含量基本相同,说明狼尾草、毛竹等草本植物具有替代杉木等针叶树材制备木质纤维应用于生物质可降解3D 打印耗材以及沥青混合料增强材料的潜力。(2)通过“机械-化学法”和硅烷处理制备木质纤维,借助响应面法确定了草本植物纤维中毛竹纤维最佳碱处理工艺参数:碱处理浓度3.5%、碱处理时间4.2h、碱处理温度60℃,借助正交试验法获得了毛竹纤维最优预处理工艺参数:毛竹纤维最佳目数为150目,偶联剂(KH550)最佳添加量为5%、最优预处理处理时间为0.5h。(3)利用ANSYS FLUENT软件进行数值模拟确定了理想挤出工艺,通过双螺杆-单螺杆两步挤出法制备了 1.75mm规格的毛竹纤维/PLA复合3D打印线材,对其进行3D打印测试后获得了兼顾打印效率、作品强度与美观度的3D打印参数:填充密度20%、层高0.6mm、打印速度20mm/s、打印温度210℃。(4)通过马歇尔试验确定了草本植物纤维路用沥青混合料的级配、最佳油石比、纤维最佳掺量;通过对比试验发现:基于针叶树木质素纤维、毛竹、狼尾草纤维的AC-13型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油石比分别为5.0%、5.3%、5.0%,SMA-13型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油石比分别为5.9%、6.5%、6.2%,3种纤维在AC-13和SMA-13沥青混合料中的最佳掺量均为0.4%;毛竹纤维沥青混合料的综合性能比狼尾草纤维沥青混合料综合性能更佳,均可与针叶树木质素纤维沥青混合料媲美。
其他文献
花青素(Anthocyanins)在自然界的植物中普遍存在,是植物细胞中的一种类黄酮化合物,可溶于水。花青素的生物合成容易受到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如干旱、低温、光照强度和光质等
近年来,硅橡胶材料已广泛应用于婴幼儿喂哺安抚产品的生产。橡胶是一类常见的高分子材料,在其生产过程中往往会加入金属添加剂以达到抗氧化、抗菌等作用,其中除了传统的金属
滇池是我国重点治理的三湖之一,虽然经过几十年的治理,水质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是水华问题依然十分严峻。为避免滇池流域污水处理厂尾水进入滇池造成蓝藻水华暴发,本文针对污
目的:目前,虽然在运动预适应心脏保护作用机制方面的研究有了很大的突破,但是对停训后EP心脏保护效应的持续时间尚无统一的定论,因此研究旨在探究运动训练停止后,EP诱导的心肌保护效应的时效性。课题从心肌酶学、心电图、心功能、线粒体呼吸功能等不同角度进行EP对力竭大鼠心肌保护效应时效性的探索。以期为战士、运动员等高强度作训人员运动性损伤的防治工作提供新的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方法:1.实验动物分组及模型5
高摩阻、高扭矩等问题制约了水基钻井液在大位移井、水平井等复杂结构井的推广与应用。向水基钻井液中加入润滑剂,可显著提升钻井液体系的润滑性能。本文通过文献调研和大量
安多县隶属于西藏自治区那曲市,位于西藏北部、唐古拉山脉脚下,是西藏的北大门。安多县藏语方言属于康方言牧区次方言,与属于藏语三大方言之一的“安多方言”不是同一概念,本文将安多县藏语方言称为藏语安多话。就藏语三大方言区来讲,卫藏方言和安多方言内部差异较小,而康方言则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发展进程形成了不同的方言土语,方言区内部差异较大。据目前所掌握的材料来看,学界还未对藏语康方言安多话语音进行过系统的
Cf/Al基复合材料具有高比强度、比刚度,良好的耐磨性,优异的导电、导热以及低的热膨胀系数等特点,受到了来自军工、航空航天、汽车和电子行业的极大关注。由于Cf与Al基体之间
复杂网络是由大量的节点和节点之间复杂的交互关系组成的网络,如何控制一个复杂网络系统是复杂性科学领域的前沿问题,同时也是复杂网络系统的研究重点。现阶段的复杂网络可控
拟南芥核孔蛋白NUA与脊椎动物Tpr,酵母Mlp1/Mlp2,果蝇Megator为同源基因,参与植物体内m RNA的输出和体内SUMO化的平衡,并且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前期研究发现,nua突变体在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一带一路”政策的不断深化,中国与拉美地区的经济、文化合作越来越深入,国家汉办对拉美地区的汉语教学也越来越重视。墨西哥作为拉美地区的经济大国,对于汉语学习的需求日益增强,对于墨西哥的汉语教学研究的意义也愈发凸现。笔者曾于2018年8月赴墨西哥任汉语教师志愿者,故本文旨在通过结合笔者自身的教学经历,发现墨西哥汉语初级学生出现声母习得偏误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