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温州漆器髹漆工艺剖析及木胎的脱水加固方法研究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gju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宋代是继战国秦汉之后古代漆器发展的又一个繁荣时期,扬州、温州、杭州等是当时的漆器制造中心。宋时温州漆器已作为商品在市场中流通,据史料记载,南宋临安,北宋汴京均有这类商铺的存在。现已出土的温州漆器,让人们有机会重新认识当时温州漆器的流行盛况。之前人们对于宋代漆器的研究要点主要集中在历史、工艺、造型、纹饰、种类、流通情况等方面,也有相关文章使用化学分析方法研究战国秦汉时期漆器样品,然而,现代仪器分析方法系统地应用于研究宋代温州漆器的报道较少。本文拟采用现代仪器分析方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宋代温州漆器的结构和成分,材质、结构及相互间的关系展开系统而全面的分析;试图从微观结构、晶格和分子水平探究当时的制作工艺和装饰手法,给现代漆艺提供可以借鉴的科学依据,设计饱水木胎的脱水加固实验方案,并对加固效果进行评价。由于漆器对外呈现的是多层次结构特点,开展相关研究工作时需要对样品进行由表及里、从宏观到微观、多角度全方位的分析研究。本文的研究对象是由温州博物馆提供的宋代漆器残片,其中涉及到素髹、描金、戗金、泥金、识文、刻花、填彩、扣器等多种工艺。首先,利用现代仪器分析手段研究宋代温州漆器,主要包括漆膜部分、漆灰部分和木胎部分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特征,从中可以直观地了解到温州漆器制作时使用的原料,更直观地分析温州漆器的工艺特点,为古代漆器的修复和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进一步地了解古代漆艺的工艺及古代人们的智慧。其次,对典型漆器样品,参照一般制作流程,分析各层材质组成及相互之间的关联,总结宋代温州漆器的制作特点和装饰风格。最后,因现存木胎漆器占到较大比例,漆器保护过程中需要对木胎采取加固措施。设计了乙二醛、三聚氰胺-乙二醛树脂(MG)方案对饱水古木的脱水加固方案,首次将三聚氰胺-乙二醛缩聚树脂(MG)应用于饱水木样的脱水加固中。因MG水溶性不好,故加入乙二醛做溶剂。其中,乙二醛兼顾溶剂和加固剂的功能。从加固效果上看,MG与乙二醛复合液可以更好地提高古木的机械强度及热稳定性,且样品尺寸变化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可以用于饱水古木的脱水加固定型。
其他文献
卡特巴阿苏是西天山“亚洲金腰带”在我国新疆新发现的大型铜金矿床。已探明金储量89吨(平均品位4.84g/t)、铜储量8万吨(品位0.65%),但金与铜成生关系尚不清楚。本文以野外和室内镜下观测为基础,利用Re-Os同位素定年和Cu-S-Os同位素示踪技术,从空间-时间-物质系统认识金与铜成生关系,研究取得如下主要成果和认识:(1)在空间上,金矿体主要赋存在矿区东部,铜矿体主要赋存在中西部,从西到东
随着人类进入以互联网和多媒体标志的信息社会,视频、多媒体、流媒体、网格计算、文件备份等数据业务的迅猛发展,对通信的传输速度、传输容量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光纤具有约30THz的巨大带宽、极低的传输损耗、较强的抗电磁干扰的能力,以及价格低廉等优点而成为承载信息的主体,光纤通信技术得以脱颖而出成为信息时代支柱性的传输技术。1550nm是光纤传输损耗最低的波长,广泛用于各种光纤通信系统中。本文针对1550
一、河蟹养殖 1.抓紧做好河蟹池塘的排水工作,争取有充裕的晒塘时间,利用空气中氧气直接氧化分解底泥中的有机物,为前期水草生长和水质调节提供良好的养分,减少后期底泥的耗氧。连
据惠普公司介绍.自2013年8月1日起至1O月31日.用户凡购买全新惠普36英寸大幅面联网打印机HP Designjet T1500PS ePrinter及HP T920 PS ePrinter.即可获得惠普提供的免费延保优惠
真人秀是起源于西方的新节目形式,对西方的传媒界与文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真人电视媒体的经营运作模式,引发了电视节目的商业化,近几年在国内迅速发展是有目共睹的,各个电视台
在我国内陆省份,有许多水深低于1.5米的池塘,我们称之为浅水池塘。浅水池塘随着有效养殖水体的减少,载鱼量随之下降,不但影响了产量,降低效益,而且在养殖过程中病害多,养殖鱼成活率
我国目前在路面结构的设计分析过程中多将路面视为各向同性,事实上,路面材料由于其结构组成以及压实工艺等原因,会呈现出明显的各向异性。横观各向同性是一种特殊的各向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