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通过对猝倒患者和非猝倒患者的对比分析研究发作性睡病的临床特点及猝倒的危险因素。方法:(1)收集发作性睡病患者23例,统计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猝倒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猝倒组和非猝倒组(对照组)。(2)猝倒组患者和非猝倒组患者进行多导睡眠呼吸监测(PSG)和多次小睡潜伏期实验(MSLT),并对相关睡眠指标进行分析。(3)对患者进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Epworth嗜睡量表(ES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猝倒患者和非猝倒患者的对比分析研究发作性睡病的临床特点及猝倒的危险因素。方法:(1)收集发作性睡病患者23例,统计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猝倒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猝倒组和非猝倒组(对照组)。(2)猝倒组患者和非猝倒组患者进行多导睡眠呼吸监测(PSG)和多次小睡潜伏期实验(MSLT),并对相关睡眠指标进行分析。(3)对患者进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Epworth嗜睡量表(ES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估,全面收集患者睡眠信息。(4)对影响发作性睡病患者猝倒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s回归分析以筛选影响猝倒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1)23例发作性睡病患者,发生猝倒的患者17例(73.91%),未发生猝倒的患者6例(26.09%)。猝倒组平均年龄18.41岁,远低于对照组平均年龄40.17岁,P<0.05,两组患者年龄存在显著差异;猝倒组男性12例(70.59%),比例高于对照组33.33%,但统计学分析表明两组间性别构成无显著差异;猝倒组平均身高、体重、BMI均略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猝倒组平均病程为4.28年,远远高于对照组1.07年,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猝倒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临床特点比较显示:猝倒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存在嗜睡的症状;猝倒组患者睡瘫发生率(23.53%)低于对照组(50.00%),而幻觉的发生率(41.18%)较对照组高(33.33%);猝倒组患者PSQI量表得分(4.62分)及Mo CA量表得分(25.24分)较对照组(4.50,23.83)略高,而ESS得分(13.12)低于对照组(15.00);两组患者在睡瘫、幻觉的发生率及PSQI、ESS、Mo CA量表的得分上的差距均不显著(P>0.05)。(3)PSG数据对比:猝倒组和对照组的总睡眠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猝倒组睡眠潜伏期平均水平较对照组低,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猝倒组平均REM潜伏期高于对照组,但两组间差距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睡眠效率为97.92%,睡眠效率较猝倒组86.34%高,但两组间差距无统计学意义;猝倒组微觉醒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猝倒组与对照组AHI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周期性腿动指数猝倒组略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不显著;猝倒组患者脑电图NREM-1期较短,仅为71.50分钟,低于对照组的129.63分钟,但猝倒组患者脑电图NREM-3期为112.03分钟,高于对照组76.33分钟;两组间NREM-2期时长相近,猝倒组患者REM睡眠期(108.03分钟)较对照组高(85.08分钟)。MSLT数据对比:猝倒组患者小睡潜伏期较对照组长,猝倒组患者为2.60分钟,而对照组患者仅为2.04分钟;猝倒组患者REM起始次数较对照组高,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多因素回归分析中脑电图NREM-1期时长、脑电图NREM-2期时长、脑电图NREM-3时长、小睡潜伏期、睡眠效率对患者猝倒的影响不明显(P>0.05);年龄、脑电图REM期时长、REM起始次数是引起猝倒的独立影响因素;进一步分析发现,根据RR值,对患者预后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是脑电图REM期时长、年龄、REM起始次数。结论:猝倒型发作性睡病患者较非猝倒型患者REM睡眠调节异常更严重。患者REM睡眠起始次数多,REM睡眠时程长,嗜睡症状更严重,睡眠质量更低;脑电图REM期时长、年龄、REM起始次数是发作性睡病猝倒的危险因素;REM期时间越长、年龄越小、REM起始次数越多,患者猝倒越严重。
其他文献
三支决策主要是将一个论域划分成三个两两互不相交的区域,并在这些区域上选定合适的行为策略。决策粗糙集模型是一种典型的三支决策模型,它主要是通过损失函数将论域分成两两互不相交的三个区域。已有对于决策粗糙集的研究极少考虑过损失函数为单值中智数的情况,而且已有的模型也不能处理单值中智信息。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三个中智环境下的基于决策粗糙集的三支决策模型。这三个模型主要的区别在于应用了不同的排序方法,第一种是基
目的: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中常见的三大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在妇科恶性肿瘤中排第一位。由于早期病变较为隐匿,临床症状不明显,绝大多数患者就诊时已进入晚期治疗阶段,而晚期病例又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目前卵巢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在45%左右。因此,卵巢癌是对中国女性生命和健康的严重威胁。目前关于卵巢癌的发病原因和具体发生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研究表明,卵巢癌细胞凋亡异常是导致卵巢癌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ETS
目的通过调查分析住院伤病员疾病谱分布特征和规律及部队官兵健康管理知信行现状,了解部队官兵健康状况与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变化规律;立足军队医院职能和任务特点,提出在军队医院设立军人健康管理专科护士的观点,结合国家/军队专科护士发展形势和军队医院健康管理护理工作特点,运用质性研究及Delphi法,构建出军人健康管理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为优化部队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创新部队官兵健康管理服务模式、
目的1.描述临床护士工作不安全感、职业倦怠和组织承诺现状。2.探讨临床护士工作不安全感的相关因素及各因素间的相关关系。3.分析临床护士工作不安全感在职业倦怠与组织承诺之间的中介作用,为临床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调查表、工作不安全感问卷(Job insecurity questionaire)、职业倦怠量表(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M
目的肌肉减少症(简称肌少症,Sp)是一种以广泛的、进行性的肌肉质量减少、肌力下降以及肌肉功能减退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其中肌肉质量,通常指四肢骨骼肌肉量在肌肉减少症中扮演重要角色,骨骼肌量的下降直接影响肌力以及肌肉功能。本研究主要探讨健康对照组(NGT)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四肢骨骼肌肉量是否存在差异,并进一步探讨T2DM患者四肢骨骼肌肉量与性别、年龄、病程、胰岛素抵抗(IR)以及糖尿病周
研究背景与目的:卵巢癌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是最致命的妇科恶性肿瘤[1]。其中上皮性卵巢癌(EOC)占所有卵巢癌的90%,包括浆液性癌、黏液性癌、透明细胞癌、子宫内膜样癌[2]等病理类型。上皮性卵巢癌的特点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早期不易发现[3],晚期治疗效果不佳,转移及复发率高[4-6],严重危害女性健康。肿瘤的发生发展涉及多方面的机制,包括DNA复制、转录异常导致细胞周期紊乱,从而导
目的本研究通过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骨折疼痛患者中医护理效果的应用,为减少骨折并发症,提高患者对中医护理的依从性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及提升护士综合素质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3月至10月在某三级甲等中医医院住院治疗的骨折且主诉疼痛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06例,女性94例。选取2018年3月-4月住院的100例骨折且主诉疼痛患者为对照组(男性51例,女性49例),
目的以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其生存质量的现况及影响因素,揭示烧伤患者的心理弹性及其认知评价与生存质量的关系,为丰富创伤护理理论,促进烧伤患者的心理弹性及认知评价水平,进而提高其生存质量提供实证依据。方法1、使用文献分析法,分析国内外烧伤患者生存质量的研究进展及指导本课题的理论框架。2、运用描述性研究设计,以横断面调查方法收集资料。使用修订后的心理弹性量表,认知评价量表,精简烧伤健康量表,伤残接受
目的验证基于人性照护理论的护理干预在视网膜脱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其对护士关怀行为的认同感及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期为改善视网膜脱离患者的心理状态和就医体验提供可靠的临床经验。方法本研究在充分查阅视网膜脱离和人性照护理论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采用类实验研究设计,对在宝鸡市人民医院行视网膜脱离手术的120名符合纳入标准的视网膜脱离患者进行分组;将2018年3月~5月住院的60例
第一部分 SWI在急性期脑梗塞合并出血中的应用目的:对急性脑梗塞合并出血灶的病人行SWI序列扫描,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2015年12月到2018年12月间,来泰安市中心医院急诊科和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塞合并出血患者,接受高场强核磁共振T1WI、T2WI、DWI和SWI 4种序列检查,对出血灶数目、合并出血的患者人数、出血灶面积进行分析。结果:(1)脑梗死发作时间小于6h的患者有16人;6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