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4世纪尼德兰南部伯格音运动探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sy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伯格音运动是指13-14世纪在西欧蓬勃发展的以世俗女性为主体的修道运动。它以1230年的教皇训谕为标志进入兴盛期,在1311年至1312年的维埃纳会议(the Council of Vienne)后遭到冲击和迫害。其最初的发起者和发源地迄今仍未在学术界形成共识。由于欧洲各地的伯格音运动并无统一的组织和章程、形式各异、维埃纳会议后命运各异,因此,有必要对伯格音运动的研究进行区域界定。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力图从尼德兰南部伯格音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尼德兰南部伯格音运动的发展状况以及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三个方面来理清13-14世纪尼德兰南部伯格音运动发展的来龙去脉,以期对尼德兰南部伯格音运动的形成较为全面、清晰和深刻的认识。第一章主要论述了尼德兰南部伯格音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11世纪以后尼德兰南部商业和城市的发展引发的社会转型导致了尼德兰南部下层教士和世俗男女宗教热情的复苏。然而,由于各种历史原因,老修道院、新兴修会的修道院、异端均不适合女性进行修道活动。11世纪后新的宗教思潮催生的大量与世俗女性有关的小型修道团体则为女性的宗教活动指出了新的道路。正是从这些分散的小修道团体中诞生了影响西欧特别是尼德兰南部数个世纪的伯格音运动。第二章主要论述了13-14世纪尼德兰南部伯格音运动的发展状况,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1239年以前尼德兰南部早期伯格音的组织和宗教特质。第二部分论述1233年后尼德兰南部伯格音运动的组织化和制度化即伯格音社区的发展。第三部分论述维埃纳会议的背景及其对尼德兰南部伯格音运动影响。第三章着重论述导致维埃纳会议后尼德兰南部伯格音运动继续顺利发展的原因。本文从教俗两界入手,结合这一时期的时代背景,分别考察了宗教、经济、文化教育等因素对教俗两界态度的影响。
其他文献
使用EyeLink2000眼动仪,以30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3(窗口大小:5字、10、15字)×2(呈现速度:300字/分、600字/分)×3(字号:24号、36号、48号)多因素混合设计,考察了窗口大小、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变革和深入发展,大数据延伸至各个领域,极大地影响了人们对知识的认知性,也给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在大数据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利用大
想象力是创造之魂。小学,正处于智力萌芽阶段。培养想象力,需从小学抓起,这已成为社会认同和强调的发展趋势。本文作者拥有多年语文教学经验,注意不断培养学生想象力,积累心
中国古代建筑彩绘纹样图案是我国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彩画保护与传承,是对地域性民族文化的传承,是对古建筑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信息的保护。是工艺美术园地中一束瑰丽的鲜
<正>一、小户型的空间改造(一)分隔模式无形的隔断一般用于房间较小但要有功能区分的空间,还有采光不好的空间,用了隔断会影响光线。所以做起来可以从地面、墙面、吊顶、家具
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以聚合性乳化剂SVS制备核壳结构有机硅改性醋丙乳液,通过红外光谱和DSC表征乳胶粒化学组成和玻璃化温度。考察聚合性乳化剂SVS与有机硅单体用量对
现代西方环境伦理思潮论证环境物内在价值的思路主要有两种一是借鉴传统人类中心主义方法的个体主义价值论;二是试图背离西方个体主义传统的、建立在整体论基础之上的整体主
通过使用基于眼动的罗夏墨迹测验图观察任务与新异/自我观点观察任务来探究个人自立对注意偏向的影响。结果发现:(1)除了第四张图片以外,个人自立高分组在观察其他9张罗夏墨
<正> 经过探究,利用学校实验室的学生电子实验器来实现中学阶段开展数字电路的基础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一、"DDS中小学生用电子实验器"简介该实验器是为中小学生进行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