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实现了持续稳定发展。经济总量居于世界第二位,正在逐步实现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无论在经济领域,还是社会领域,都需要大批技能型人才做支撑,将现有科技成果及时转化为社会生产力。然而我国技能型人才现状令人堪忧,数量短缺、结构欠合理、人员素质偏低、人才培养资源利用率偏低等问题仍然存在,难以满足入世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技能型人才提出的高标准和新要求。伴随着区域合作的进一步深入,在区域合作背景下,探索技能型人才协同培养,加快技能型人才队伍建设,成为破解技能型人才培养困境的一种必然选择。本文在总结众多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基于协同理论和资源整合理论,采用文献研究法和系统分析法,展开了区域合作视阈下技能型人才协同培养研究。首先系统分析了我国技能型人才培养现状,总结出导致现阶段技能型人才数量短缺、结构欠佳等问题出现的原因,结合区域合作大势所趋的背景,提出区域合作视阈下技能型人才协同培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其次,进一步阐述了区域合作视阈下技能型人才协同培养所要实现的目标,在此目标指导下,系统探讨了区域合作视阈下技能型人才协同培养的动力来源、参与主体,主体间协作方式,以及可实现的路径选择,提出了协同培养的初步构想及完善建议。本文旨在通过挖掘区域范围内技能型人才四大培养主体间的协作方式,促使各系统内部“自组织”起来,激发系统内部及各系统之间协同作用,从而有效地整合和利用区域范围内技能型人才培养资源,使技能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区域范围内得到有效解决。比如,数量上得到弥补,结构逐渐趋向合理,资源能够得到充分利用,从而提升区域技能型人才的整体质量和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