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股权质押逐渐成为上市公司大股东重要的融资途径之一,近年来也呈现出井喷态势。截至2018年8月,我国沪深两市A股共有3 464家企业进行了股权质押,约占我国A股上市公司总数的97%,质押股票的市值规模约为5万亿元,约占A股总市值的10.35%。总体来看,我国A股上市公司股权质押现象还是十分普遍的。从行业来看,电子元件、机械行业、以及医药制造业股权质押总数靠前,但从最新的质押市值来看,医药制造最高。随着大股东进行股权质押比例的上升,越来越多的被质押股票面临着被强制平仓的处境,投资者情绪不稳定也会造成企业的股价进一步下跌,由此形成恶性循环。本文选择誉衡药业大股东进行股权质押作为研究对象,对誉衡药业的发展历程、股权结构和财务状况进行分析,结合大股东进行股权质押的过程表现,进而合理推测誉衡药业大股东进行股权质押的动机,对大股东誉衡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持续进行高比例股权质押给上市公司带来的经济后果进行了具体的研究和分析。通过研究发现:誉衡药业大股东誉衡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同受实际控制人朱吉满和白莉惠夫妇的控制,2018年8月,誉衡集团已质押所持有股份的99.96%,誉衡国际则质押所持有股份的99.65%。通过对誉衡药业财务状况的分析,发现大股东可能具有直接融资、支持企业扩张以及掏空企业的动机。高比例股权质押之后,誉衡药业这一上市公司也面临诸多风险:第一是企业控制权转移风险,本文通过梳理誉衡药业已达平仓线的股权占比进行具体分析,发现企业控制权可能会在誉衡集团手中发生转移;第二是大股东掏空企业风险,本文采用掏空程度这一指标,通过大股东占款分析来计算具体掏空程度进行反映;第三是企业持续经营风险,本文通过对誉衡药业盈余管理手段、优质资产流失以及创新能力下降来进行进一步分析;第四是企业价值下降风险,托宾Q值的下降也充分印证了这一点。最后,针对誉衡药业大股东的高比例股权质押现状,本文也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建议,包括誉衡药业治理结构合理化、信息披露透明化、股权质押风险控制以及积极寻求外部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