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运用中医理论,采用化痰散结法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对其病因病机和治疗方药进行深入的探讨,并对其疗效进行系统的观察。研究方法与内容:临床观察病例均来自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儿科门诊,采集时间为2007年2月至2009年3月。采用临床治疗自身对照试验的方法。目前小儿腺样体肥大的诊断标准尚不统一,通过总结文献,拟定小儿腺样体肥大的西医诊断要点,所选62例患儿均符合其诊断要点及中医辨证标准。所有患儿口服化痰散结基本方1个月后,随访6个月。分别在治疗前、治疗结束后、治疗结束3个月后、治疗结束半年后对患儿的鼻塞程度评分、生活质量总评分、生活质量单个症状(打鼾、张口呼吸、鼻窦炎)评分进行比较,采用SAS8.2软件对观察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应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以判定疗效的差异。研究结果:1研究对象资料:本试验收集的观察病例共62例,年龄1~10岁,其中以3~6岁的患儿居多,占64.52%;男32例,女30例,男女比例为1.07:1;病程2周~6年,其中以半年~两年居多,占70.97%。2治疗前主要症状及体征比较:耳鼻喉内窥镜示:腺样体占后鼻孔1/2~2/3的6例,占后鼻孔2/3的18例,占后鼻孔2/3~3/4的9例,占后鼻孔3/4的24例,占后鼻孔4/5的5例,其中腺样体属轻度肥大者24例,中度肥大者33例,重度肥大者5例。62例主诉均为睡眠打鼾,54例伴张口呼吸,42例伴鼻塞,17例并发鼻窦炎,2例并发听力障碍。3疗后比较结果:①总疗效比较:经化痰散结法治疗本病患儿62例,显效40例,有效12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83.8%。②三组比较:轻度肥大组24例,显效18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1.6%;中度肥大组33例,显效21例,有效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4.8%;重度肥大组5例,显效1例,有效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40%。③腺样体肥大患儿生活质量总评分、鼻塞评分、打鼾评分、张口呼吸评分、鼻窦炎评分在不同时间点上的总体平均值不同(P<0.0001)。并且治疗结束后、治疗结束三月后、治疗结束半年后的评分比治疗前都有下降,并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83),表明本方对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痰热郁结、气血不畅型确有较好疗效,而且明显改善了睡中打鼾、张口呼吸、鼻塞、鼻窦炎等症状,在达到治疗目的的同时提高了患儿的生活质量。在生活质量总评分、鼻塞评分、打鼾评分、张口呼吸评分、鼻窦炎评分中,治疗结束后与治疗结束三个月后、治疗结束后与治疗结束半年后、治疗结束三个月后与治疗结束半年后比较,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083),说明停药后其病情无明显反复,效果理想。研究结论:本研究是依据中医理论“百病皆生于痰”,结合导师多年的临床经验,采用化痰散结法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观察中药对小儿腺样体肥大是否有疗效的一种研究思路。我们深入探讨了小儿腺样体肥大的病因病机,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化痰散结、行气化瘀的治则及方药,经过62例的临床观察及统计学分析,证实本法能显著改善患儿通气功能,提高生活质量,解除鼻塞症状,减低鼻窦炎的发作频率,达到了治疗目的,所有患儿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研究中还系统分析了化痰散结法的立法依据和方药组成。中医药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与西医的手术治疗相比,有很大优势:①保留机体的免疫功能;②保守治疗,无风险;③如复发,可重复治疗。此法为临床提供了一个简便易行,患儿无痛苦的非手术治疗的有效方法,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由于时间及条件所限,本课题尚存在一些不完善之处:如疗效指标尚无国家统一标准;由于经费所限及患儿难于接受再次检查,其中大多数病例未能做到鼻内窥镜前后对照;观察病例数量尚少,疗效观察时间较短及未与其他疗法相对照等。本研究主要是体现一种研究思路,结果只是初步的,希望今后可以增大样本量并且加入更多客观指标进一步完善该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