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桡骨头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关节内骨折,多为间接暴力所致。人们经过长时间研究发现,桡骨头骨折在全身骨折中约占3%-4%;在肘部骨折中约占33%。桡骨头骨折可为单发损伤,也可为广泛肘部损伤的一部分。其常见的合并伤包括尺侧副韧带断裂、前臂骨间膜损伤、尺骨冠状突骨折、尺骨鹰嘴骨折、肘关节脱位等。桡骨头骨折治疗前必须仔细评估患者肘部情况,以明确损伤程度和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治疗的原则为保证解剖复位、最大程度的恢复肘关节的稳定性,恢复肘的屈伸和前臂旋转功能。桡骨头骨折属于关节内骨折,治疗要求高,如果治疗不当,会出现感染、骨折不愈合或者延迟愈合、桡神经损伤、肘关节创伤性肘关节炎、异位骨化、肘关节僵硬、前臂旋转活动受限等并发症。临床上,多数临床医师依据Mason及其改良分型来指导治疗,目前对于Mason I选择保守治疗基本上形成了统一的意见;MasonⅡ型的治疗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案,随着解剖学和生理学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桡骨头在维护肘部稳定和轴向复合传导上所起的重要作用,而且对于关节内骨折,手法复位往往比较困难,即使复位外固定也难以维持,影响早期功能锻炼,目前临床上倾向于选择手术治疗;Mason III、IV型骨折伤势严重,往往伴发其他损伤,大多需要手术治疗。目前临床上手术治疗桡骨头骨折常用的术式为切开复位内固定、桡骨头切除和桡骨头置换。目的:探讨手术治疗桡骨头骨折的方法和分析其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67例桡骨头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46例患者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9例患者行桡骨头切除治疗,12例患者行桡骨头置换治疗。对患者进行6到24个月随访,记录患者患肢术后及健侧肘关节活动弧度、上肢及手的力量、前臂的旋转活动度、肘关节稳定性、对疼痛的自身感觉等情况。对于每种手术方式应用统计学方法对比分析患肢术后及健侧肘关节屈伸及前臂旋转活动度,采用Broberg和Morrey的肘关节评分标准对每个患者进行功能评分,进而分析和评价各手术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者:46例患者术后都获得了随访。切口全部一期愈合,骨折的愈合时间约8-15周,平均9.8周。采用Brobegr和Morrey的评分标准评分,术后评分结果如下:平均评分92分,优30例、良12例、中3例、差1例,优良率为91.3%。肘关节平均屈伸弧度(132±2)°,前臂旋前平均(85±2)°,前臂平均旋后(81±2)°;本组患者无骨折不愈合、无桡骨头缺血坏死发生。4例患者肘关节术后轻度疼痛;3例握力轻度减弱;3例术后轻度异位骨化;5例患者肘关节活动弧度差;1例肘关节僵硬。术后肘关节及前臂活动度和健侧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桡骨头切除者:9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手术切口全部一期愈合。采用Brobegr和Morrey的评分标准评分,评分结果如下:平均评分70分。优3例、良3例、中2例、差1例,优良率为66.7%。肘关节平均屈伸弧度(115±3)°;前臂平均旋前(68±3)°,前臂平均旋后(69±2)°。术后3例患者肘部出现不同程度疼痛;2例患者出现肘关节伸直活动差、前臂旋转弧度差。术后肘关节及前臂活动度和健侧对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桡骨头置换者:12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手术切口都一期愈合。采用Brobegr和Morrey的评分标准评分,术后评分结果如下:平均评分85分,优7例、良3例、中1例、差1例,优良率为83.3%。肘关节平均屈伸弧度(125±2)°;前臂平均旋前(83±2)°,前臂平均旋后(80±2)°。术后2例患者出现肘部轻微疼痛,1例患者出现肌力减弱,1例患者出现肘关节活动弧度差,无其他并发症。术后肘关节及前臂活动度和健侧对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桡骨头骨折的手术方法有:切开复位内固定、桡骨头切除、桡骨头置换。在手术方式的选择上应综合考虑骨折类型、是否有合并症、软组织损伤情况、患者的年龄及对生活质量需求情况。对MasonⅡ型桡骨头骨折中骨折块累及>30%桡骨头关节面或者骨折移位>2mm者、Mason III IV型桡骨头形态尚可重建者,选择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术后早期合理的指导患者功能锻炼,能够得到良好的临床效果。Mason III、IV型中骨折无法重建者,应首选桡骨头置换术,桡骨头切除只作为改善肘关节功能的最后选择。